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第7B版:老年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我的儿时读书

□白守双

真的,什么物质享受,全都罢得;没有书却不好过日子。我很喜欢这句话。

童年读书,实属不易。因为家里穷,没有钱买书,除了语文算术,根本没有多余的书去读。绞尽脑汁,计上心来:“三招鲜”。

第一招是听书。那时农村有说书先生,多数都是盲人,费用也就是每人听一次一角钱。平时听不到,都是赶上正月。记得有一夜听的书是《施公案》,因为当时年纪小,别的都不记得了,只记得黄天霸的结义好友中有一位足智多谋的“小脑瓜赵碧”。说的是小脑瓜赵碧打仗和人家交手,打不了几个回合就逃跑,眼看就要被别人撵上了,他会突然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烟灰袋”甩出去,迷人眼,顺势逃脱了。这个方法很像小朋友玩游戏时的“防身术”,所以就记住了。 长大后,系统地听了刘兰芳讲的《岳飞传》,因为小时候那种“纸啪叽”上就有岳飞、岳云爷俩的头像,他们都是民族英雄,尤其是岳飞的那首《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一词,更是让人荡气回肠,叹为观止。

第二招是借书。因为听书听上瘾了,使我爱上了书。在农村看书比“淘弄”药引子还难,属于蟋蟀要原对的那种。但还是“淘”到两本:《野火春风斗古城》《烈火金刚》,从此,记住了金环、银环,记住了肖飞、猫眼司令和猪头小队长之类的人物形象,到现在这些人物形象,还在我的脑海里呢。

第三招是看古装剧。那时农村一到正月,本村子的、南北二屯子的剧团就演古装剧,大人小孩抱着羊草,拿着羊皮,早早地占地方,挤着看。有《打金枝》《骂金殿》《曹庄杀妻》《牧羊圈》《绣鞋记》《马前泼水》《包公三勘蝴蝶梦》等。我对《窦娥冤》这出戏印象比较深,它是我们村剧团演的,而且演窦娥的就是我大舅妈,唱腔相当有穿透力,字正腔圆,声音送得远,没有麦克风,后边观众都能听得清清楚楚的。窦娥自幼丧母,婚后不久,丈夫病故,两代孀居,婆媳相依为命。恶棍张驴儿挟恩逼婚,本想毒死蔡婆,独占窦娥,不料毒药被张父误饮至死。张驴儿讹诈蔡婆害死他父,贿赂县令,对蔡婆横施酷刑。窦娥恐婆婆受刑不过,只得含冤屈招至死。死前,窦娥发下誓言:血溅素练;三伏时节,瑞雪纷飞;楚州地面,干旱三年。六年后,窦娥之父窦天章考中状元,路过山阳。当晚,窦天章正在审阅案卷,忽见女儿窦娥前来,求父代她伸冤。次日,窦天章开堂,重审此案,真相大白。

这样,我在童年时代就对元曲就有所了解。上大学的时候,再学这段文学史就轻松多了。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书“三招鲜”,让我牢牢打下基础,吃母乳长大的孩子有后劲。读书是翻墙术,使我看到了山的那一边。

版权所有 ©2022 通辽日报 蒙ICP备 1020019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