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乌兰
“辽阔、深邃的大海,有时风和日丽、碧波万里,有时却又狂澜怒涛,风险浪恶。”看似平静开篇,几十行字后,故事从北京前外大街一个僻静的小巷开始了。时间是1959年深秋的一个午后,小巷深处苏冠兰教授的家门前。
这本小说始于上世纪60年代,当时是被列为禁书,作者张扬还曾因此牵连入狱,小说曾以手抄本的形式在全国广泛流传,这部小说就是《第二次握手》。
该书描写了大学生苏冠兰与丁洁琼相爱后,遭苏父反对,丁洁琼赴美留学,成为著名的原子物理学家。留在国内的苏冠兰成了医学教授,并与父亲故友之女叶玉菡日久生情成婚。然而,远在美国不知情的丁洁琼拒绝了所有男士的追求,一心一意坚守着与苏的爱情约定。后来,在周恩来总理的帮助下回国,当她得知爱情的悲剧已无可挽回时,执意奔赴边疆,后为苏冠兰夫妇的诚意所感动,留在北京献身科研事业。
小说的扉页上印有恩格斯的一句话:痛苦中最高尚、最强烈的和最个人的——乃是爱情的痛苦。这句话曾因“不够革命”而在1979年初版时被取消。“我想通过这个故事展示人们心里普遍存在的这种痛苦和这种感情。”作者说。
爱情的痛苦和痛苦的爱情,感悟那年那月不一样的爱情。
“冠兰弟弟:
让我再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沿用这个称谓吧。过去三十年里,这个在我笔下出现过几千次的称谓,曾经是我精神的寄托和生活的力量,是我胸中无穷无尽美丽梦想的源泉;你的名字镌刻在我心灵上,伴随我度过几乎全部青春;度过最辉煌的一段生命历程,度过身陷囹圄甚至面对死亡威胁的十几年!在你我之间爱情的支持下,我从一个无知少女终成一位堪称出色的女科学家;也是凭借这种爱情,我才得以顽强拒绝了那么多杰出男子的钟情眷恋和狂热追求,可是,今天,铁铸的事实摆在面前,我还能说什么啊!漫长的三十年里,与你的爱情不仅是我的生活和事业的支点,还是我生命的支点。因此,回到北京后面对的现实,所遭逢的巨大痛苦和不幸,几乎使我彻底崩溃,几乎像狂风般吞噬了我的生命!
……在参加曼哈顿工程的日子里我失去通信自由,不能正常给你写信;于是,我给你写了很多无法投寄的信,一封封积攒起来,后来据统计,说是多达一百八十七封。每一封信我都认真地写,尽情倾诉我无尽的眷恋,好像这些信你都能收到和看到,甚至好像你正在我的面前,现在总算能写你可以收到和看到的信了,不料,已经不再是为了幸福和团聚,而是为了永远忘却!”
唯美而纯洁的爱情。爱情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对爱情的相守,守得住心,才能守得住爱情。刻骨铭心的爱总会是痛的结局,也许这就是擦肩而过的缘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第二次握手》这本书是中国文学史上别具一格的优秀作品,它从微观的视角写出了人们对婚姻、道德的认识和理解,写出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执著、坚贞;从宏观的角度写出了中国几十年的历史变迁,写出了党对科学家的关怀,写出了丁洁琼、苏冠兰、叶玉菡等科学家的爱国情怀。
丁洁琼给苏冠兰的信中是这样写的:
“当局对我的‘保护’,实际上是监护。一些留居美国的外国著名科学家已陆续加入了美籍。当局也在劝我加入美籍。我拒绝加入美籍,这实际上就是拒绝获得‘大师’称号的可能性,因为依照惯例,外籍科学家不能获得‘大师’称号。
任何名利都很难打动我的心。我是一个中国人。我并不向往外国人给予我的荣誉……倘若我果真有了这一切,大约也就没有了我自己。我的主意是,能够推掉的一切都推掉。”
书中描写的一代知识分子,面对积贫积弱的祖国,不离不弃,怀着一颗爱国之心,报国之情,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才华,这就是大爱,就是民族精神,也是这部小说感动了整整一代中国人的缘由吧!
相守爱人之心,坚守报国之情。
(作者单位:通辽市库伦旗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