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芹樱
《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是最好的艺术学徒的修养读物”,是由文艺评论家以及美术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书籍,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书信,最长一封信七千多字,字里行间,充满了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挚爱与期望。
这本书犹如深沉的父爱,有许多足以令人感动的细节。譬如,身为父亲的傅雷为了弥补爱子因远离故土而产生的诸多对祖国传统文化日渐陌生的因素,不顾重重困难,坚持给儿子邮寄相关书籍,从《诗经》《楚辞》到宋词、明曲,还有自己的译作。读到此,不禁让人想到作家龙应台在《目送》中的一段表述: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前面的语句摘自《傅雷家书》,是傅雷老师写给儿子傅聪的,字里行间渗透着傅雷爱子情深。对于长大的儿子,既希望他茁壮成长,向外发展,但又不忍他远离身边。其实家长都是一样的心情,从十月怀胎到将儿女哺育成人,为的就是子女才有所用,而当儿女成才之际,亦是离开屋檐独飞之时。作为父母,既为他们高兴,也为此伤心难过,毕竟是骨肉之情。作为儿女,我们应该体会、理解父母的苦心,让父母看到他们想看的一幕——我们快快乐乐的生活,也算是报答了父母的养育之恩。
“以演奏而论,我觉得大体很好,一气呵成,精神饱满,细腻的地方非常细腻,tonecolour变化的确很多。我们听了都很高兴,很感动。好孩子,我真该夸奖你几句才好。回想一九五一年四月刚从昆明回沪的时期,你真是从低洼中到了半山腰了。希望你从此注意整个的修养,将来一定能攀到峰顶。”这是傅雷听过儿子傅聪发来的录音后的讲评。这里面包括了,他对儿子的录音精细的分析,以及客观的赞赏,并且在后面提到了对儿子的希望。这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既体现出对儿子的肯定,让其有努力拼搏和必定会成功的决心和信心;另一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希望,给孩子指明了前进的路线,发展的方向。而我们当子女的,也应在父母指引的道路上,吸取父母的经验,取长补短发展自己的新道路。
用心诠释什么是父爱,用文字诠释父爱,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如此父爱,但是我想傅雷说出了世上所有父亲想说却又埋藏在心里的那份真爱。这些家书,是写在纸上的家常话,因此如山间潺潺清泉,碧空中舒卷的白云,纯真、质朴,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