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第7B版:副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母爱的配方

□蔡璐

在外地待久了,最先想家的是我的肠胃。尤其是逢年过节,这种感觉便会愈演愈烈。

作为土生土长的东北人,下班后,总会习惯性地走进一家东北餐馆,叫上一碗炸酱面。看着老板熟练揉面的动作,不由得想起母亲做的炸酱面。

母亲做的炸酱面口感筋道,即便放久了也不会黏坨。在面条的选取上,母亲即便再累,也不会去超市买机器加工出来的挂面,而是亲手制作手擀面。那些零零散散的面粉,在母亲双手的抚摸下,不一会儿变得越来越光滑匀称,直至成为一个面团。待醒发后,擀薄再切成一根根粗细均匀的长条。小时候,每次母亲制作面食,都会单独揪出来一小团光滑的面团,让我在一旁捏着玩儿。在玩具匮乏的童年,这也成为了一种乐趣。

除了亲手擀制面条,卤子是决定炸酱面好吃与否的关键。一勺味美醇香的卤子,可以让人毫不犹豫地再来一碗。小时候,家里条件并不是很好,所以卤子多是鸡蛋酱,咸香的豆瓣酱配上软嫩的鸡蛋别有一番风味。有时,母亲还会切些黄瓜丝和小葱作为搭配,味道更佳。

上中学后的一日,还未进家门便在楼梯间闻到一股酱香,但这滋味儿又与往常不同。本以为是邻居家发明了什么新菜式,走近自家厨房才发现密密麻麻的肉丝在酱锅里翻腾着。母亲说,这叫肉酱,是从楼下奶奶那里新学的,用来做卤子拌面格外好吃。那天,我吃了许多,直到把锅里的面吃光,还在继续拿小葱往肉酱碗里蘸。从那以后,家里的餐桌上很少再出现鸡蛋酱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咸香鲜美的肉酱。

大学毕业后远离故土,去了其他城市工作。在品尝各地美食后,我最常光顾的却还是东北餐馆。听着熟悉的乡音,吃着味道各有千秋的面食,却总觉得没有母亲做得好吃。母亲的炸酱面究竟有什么魔力让我一直念念不忘?细细想来,也不过是一顿家常便饭。

夜深人静,望着窗外零星的灯火,我恍然找到了久困心头的答案。一直以来,我魂牵梦绕的并不是一碗舌尖上的味道,而是鬓角日益斑白、日夜盼我回家的母亲。

版权所有 ©2022 通辽日报 蒙ICP备 1020019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