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千年文脉绵延不绝,灿烂文明生生不息。
8月17日晚,通辽首届西辽河文化节拉开帷幕。本届西辽河文化节以“探源西辽河文明·漫游科尔沁胜境”为主题,将举办文化研讨会、文物精品展、非遗文化展、哲里木赛马节、音乐美食节等一系列别具特色的文体活动,为全市人民、八方来客奉献一场文化大餐、精神盛宴。
经历数千年的演变发展,西辽河文明呈现出多民族交往交融、多元素兼容并蓄的显著特征,成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生动例证。作为西辽河文明的核心区域,通辽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举办通辽首届西辽河文化节正当其时、意义非凡。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要强,文化必须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通辽首届西辽河文化节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生动实践。文化节的举办将有效提升区域文化内涵,丰富文化旅游业态,打造西辽河文化品牌。通过这场文化盛宴,将展示地域文化、树立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影响力,助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这场盛会是西辽河文化的优雅独舞,也是以西辽河文化为纽带扩大“朋友圈”的倾情合奏。
文化自信是我们在新征程上开拓进取、勇立新功的最大底气。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要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努力赋予西辽河文化新的时代内涵、新的历史使命。
西辽河文化的传承、发展、创新,必将为我们努力办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让我们团结拼搏、踔厉奋发,全面加快现代化通辽建设步伐,共同奏响新时代通辽发展的华彩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