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娜) 近日,通辽市人民检察院“检察护航民企”新闻发布会召开,市检察院有关负责同志就全市检察机关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情况及典型案例进行通报。
全市检察机关认真落实“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要求,在市委和上级检察机关的领导下,努力答好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政治题”“发展题”和“民生题”,为服务保障通辽现代化建设贡献检察智慧和力量。
转变司法理念,审慎平等保护市场主体。树立平等保护理念。建立完善制度机制,用工作机制指引检察官在办案中坚持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先后印发《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办案指引清单》《关于加强知识产权检察案件集中统一办理的暂行办法》《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的证据审查指引》《关于探索技术调查参与检察办案活动的若干意见(试行)》等4项工作机制,与赤峰市检察院签订“关于服务保障蒙东地区‘双子星座’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检察协作框架协议”,建立涉企案件台账和“优化营商环境争优年”重点任务清单,构建“5+2”制度机制体系,立足检察职能,从操作层面解决实际问题,推动检察环节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树立谦抑审慎文明理念。与相关部门共建协作机制,出台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12项制度,宽容民营企业合法经营中出现的失误,注意听取行业主管部门、工商联、公安、消防等单位意见,严格落实共建沟通联席机制,秉持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的司法理念,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审慎启动司法程序、采取司法措施、作出检察决定,保障民营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
树立主动服务理念。广泛开门纳谏,深入开展“百名检察官进百家企业”等活动,建立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主动上门走访送法进企业153家,组织召开企业家座谈会29次,征求意见建议61条,建立《征求企业意见建议清单及整改台账》,制定整改措施71项。全力推进“知识产权检察保护联络站”建设,相继在内蒙古蒙古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科尔沁牛业股份公司设立联系点,帮助企业堵漏建制,提高经营风险防范能力,力争帮到点、扶到位。
依法能动履职,全力护航企业健康发展。准确把握办理涉民营企业案件司法政策。落实“通辽市检察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办案指引清单30条执法司法标准”,综合考虑犯罪情节和社会危险性,依法不批捕39人、不起诉44人,建议适用缓刑14人,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56人,把办案对民营企业的影响降到最低,真正让民营企业放下包袱、轻装前进。
严惩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犯罪。积极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两级院共办结66件106人,起诉44件74人,不诉22件32人,追赃挽损240余万元。共受理审查逮捕案件36件53人。审结35件52人,其中逮捕23件28人,不捕12件24人,变更强制措施17人。
挂牌成立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集中履行检察职能,与公安、市场监督等单位会签文件,在线索移送、提前介入引导侦查、联合执法、专家咨询等方面开展协作。共受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检察案件5件,涉产权民事检察监督案件30件;落实最高检“三号检察建议”,坚决打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及“校园贷”“套路贷”等犯罪活动,受理审查起诉10件34人。深入推进反洗钱三年专项行动,建立涉洗钱犯罪快速提前介入通道,共办理洗钱犯罪3人。
积极推进涉企合规改革。2022年4月份以来,通辽市两级院适用涉案企业合规机制办理涉企刑事案件共计15件。其中,市检察院在办1起二审案件适用企业合规机制,将合规考察期的设定延伸至法院审判阶段。
强化法治保障,努力提升服务企业水平。加强对涉民营企业案件的法律监督。认真落实全区政法工作会议部署的“久拖不决”“久结未执”涉企案件和涉企业家申诉冤错案件清查工作。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针对公安机关开展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坚决纠正侦查活动违法、排除非法证据、查封扣押冻结非涉案财物等问题,加强对民营经济的平等保护,准确把握形势政策,精准理解“少捕慎诉慎押”,对涉企案件当事人及时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等等。针对人民法院,加强审判活动监督,尤其是对涉营商环境案件的判决、裁定细致审查,特别是在采信证据、认定事实、法律适用等方面是否有误或存在瑕疵,全力营造公正的法治环境。
建立涉企案件办理绿色通道。进一步畅通“涉企案件办理优先立案、优先移送、优先调解、优先审理、优先执行”绿色通道,制定涉企案件律师优先保障、流程监控、定期核查、涉案财物快速返还、专项评查等工作机制。通过12309检察服务热线系统,建立涉企线索台账,从受理环节开始及时接受、依法导入、快速流转、优先办理,最大限度压缩案件办理时间。制定《审查涉企案件听证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全市两级院聘任听证员138名,充分运用检察公开听证,借助“外脑”助力涉企案件优质高效办理。
深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结合司法办案,深入开展法治宣传和警示教育,引导企业诚信经营、员工遵法守法。针对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法律政策问题,提供咨询服务41件次,及时告知民营企业享有的合法权利,帮助其依法维权;同时耐心解释政策、法律规定,引导企业通过合法渠道、合理方式解决。正在研发“通通检”微信小程序,设置“营商护航”模块,包括“企业合规”“知识产权保护”“涉企案件咨询”“涉企法律法规”栏目,将实现企业服务线上申请、线上办理。待联系企业家试用、完善程序和办理流程后在全市推广。
下一步,全市检察机关将认真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和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自觉在大局中思考、谋划、推动检察工作,切实履行“四大检察”职能,以法治力量稳定预期、提振信心、化解风险;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态度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坚决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政治任务、头等大事抓实抓细抓好,为通辽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