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贾雪 刘洋
8月的扎鲁特旗山地草原,绿色的草毯盖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上,形成错落有致的“褶皱”,马牛羊在草毯上悠闲地散步、吃草,仿佛置身童话世界。
“这两年我家牧场草长得可好了,去年我还在草场里看到了山泉,我带你们去看看!”乌兰哈达苏木赛布尔嘎查牧民嘎拉桑西日布是个淳朴热情的小伙儿,跟着他沿着牧场里牛马踩出的小路往山上走了一段,就听到了流水声,循声望去,一道清泉沿着山间的石缝款款而下,最终消失在远处的草原上。
嘎拉桑西日布告诉记者,这两年生态环境变好了,他家的牛、马、羊也长得壮,一年收入能达30万元。
草原上茂盛的植被,牧场里流出的山泉,这些牧民眼中看到的变化,就是通辽坚持绿色发展最直观的体现。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长城构筑得更加牢固,我市坚持乡村振兴绿色先行,启动实施科尔沁草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等重大生态项目,对生态系统进行综合治理,让绿水青山成为乡村振兴最靓丽的底色。
“我听说现在好多人都喜欢到大自然里露营野餐,而且我们这里夏天很凉快,特别适合避暑。明年我也想尝试着做草原旅游,让更多人看到我们这里的美景,也能增加我们的收入。”坐在草原上,听着嘎拉桑西日布对未来的规划,我们也期待着,他的“牧家乐”能让更多游客有机会沉浸式感受夏日草原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