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守双
公社化那阵子,生产队的草料场就在我家东北角的梁岗上。草料场有30多米长,20多米宽,围墙是沙土墙,有一人多高,大门是用板皮钉的,很笨重。大门的左侧留有一个小角门,供饲养员背饲草用。冬天的时候,草垛和草垛之间特别暖和。
那时,生产队养了16头耕牛,100多头散牛,4匹马和100多只羊。赶上下大雪,就得用饲草喂它们。因此,每年立秋后,收割庄稼前,社员们就得上山打羊草,做为牛羊冬天的草料。那两垛草,足有20多米长,5米多宽,4米多高,像两座小山一样。
草料场是牛羊的大厨房,也是我们这些小朋友的“快活林”。
草料场最适合玩捉迷藏,因为两个草垛都是散草垛成的,中间有很大的空隙,小孩子很容易钻进去,藏起来也不容易被找到;还有一个游戏是玩“动兵”,就是把小朋友分成两组,面对面站成横排,中间约有10多米的距离,嘴里喊着:“干草垛,抡铡刀,你的兵马任我挑……”话音未落,我们已经追逐打闹起来,笑声不断。最省事的游戏当然是玩石头、剪子、布(又叫猜丁壳),不费体力,是一项比较文明的游戏。
我们玩得时间最长的还是打元宝(又叫“扇啪叽”),这项游戏最大的好处是可以锻炼臂力。
“元宝”有三种:一种是印制好的,色彩艳丽,一般是古代英雄头像,如岳飞、岳云等;另外两种都是就地取材,有用硬纸壳剪的,也有用废旧纸张叠的。前者是圆形,后者有三角形和正方形两种。
玩法基本是一对一,采取“石头剪子布”的方式,先把地面抹平,然后把自己的“元宝”扣在地上,尽量做到严丝合缝。对方一手的拇指在下,四指在上捏着自己的“元宝”,用力甩起胳膊,扇向地面上的“元宝”,最先将对方的“元宝”扇翻者为获胜方,被扇翻的“元宝”也归他所有。这个游戏的窍门是,谁衣服的袖口越长风越大,也越容易将对方的“元宝”扇翻。尽管我们的“元宝”大多是就地取材,有用纸壳剪的,有用废纸叠的,但是能赢回一个还是特别兴奋,而输掉一个又会郁闷上好半天。
直到太阳从西边大柳树上滑下来,大地也像大海一样,“半江瑟瑟半江红”时,我们一群小朋友才恋恋不舍地走出草料场,并相约明天再见!
儿时的草料场是我们童年的乐园,更是我们的“快活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