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B版:副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王老汉搬家

□向萍

“轰隆……轰隆……”挖掘机飞舞铁臂,轻轻一触,砖瓦墙体应声倒下,尘土四处飞扬……日前,开州区赵家街道和平村,又有几幢农房化为一片废墟。

“王老头,你看,大家都在拆了,反正都要拆的,你还是早点把字签了嘛……”系着围裙的李大妈,倚在自家窗口,望着不远处拆房冒起的白色烟尘,转过身子轻声说。

“签签签,你懂个屁,莫管闲事。”王老汉“啪”地扔掉手中的旱烟,狠狠地跺了两脚,摔门而出,沿着自家后山蜿蜒的水泥路,他来到了脆李基地。

眼下,脆李基地一片葱郁,青翠的指头般大小的李子三三两两挤在一簇,调皮地从绿叶间探出头来。

王老汉今年68岁,育有两男两女,两个儿子一直在广东打工,两个女儿嫁至邻村,王老汉一辈子没出过远门,开州城,就是他去过的最远城市。

“开州终于盼来了高铁,我们和平村牵涉有8个村19个村民小组39幢房子要征地拆迁……”去年,王老汉参加村里高铁建设征地拆迁动员大会,心里却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

高铁正好经过和平村,刚刚穿过王老汉家的两层小楼房,王老汉第一次听说后,沉默了良久没开腔。那几天,王老汉总是心事重重,时常叼着旱烟,爬到他家后山坡,蹲在山岗上,望着自家老房子,一蹲就是半天。

这座房子倾注了王老汉一辈子的心血,以前是座土墙屋,2001年,重新翻修,建起了小楼房,翻修老房子时,两个儿子忙着挣钱回不了家,全靠王老汉一手一脚辛苦完成,终于建成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9间楼房。平整院坝时,王老汉舍不得花钱请人,全是他自己下蛮力,一步一步挑上来,一块一块砌成。如今,宽敞的小院坝,栽满了桃树,每逢春天到来,粉红的桃花次第盛开,芳香扑鼻,宛如世外桃源,勤快的王老汉还在后山建起了100亩果园基地,脆李,柑橘,樱桃……成了王老汉的发财树。

“住得好好的,啥都方便了,又要搬家,哎……”王老汉心里,真的是一百个不愿意。

王老汉是个念旧之人,老房子里有着太多舍不得的情怀和故事。前几年,王老汉的幺儿子在开州区城有空起的楼房,多次邀请王老汉搬进城里住,可倔强的王老汉说啥也不愿去。他舍不得小山村,舍不得脚下的这片土地。

正想着,山边上又走来一群熟悉的身影,走在最前面的是副镇长小李,这段时间他成了王老汉家的常客。小李远远看到王老汉,热情地打着招呼,“王叔叔”“王叔叔”喊得格外清脆。

小李镇长挨着王老汉,一屁股坐在地上,从随身带的提包里摸出一张规划图,慢慢展开,细细给王老汉讲起来。

“王叔叔,你看,高铁是从这里穿过去的,等高铁一修起,以后你半天就可以到北京天安门,到广东看你孙子的话,几个小时就到达……”小李镇长笑着说。

“我一把年纪了,还有几时能跑那么远呢?”王老汉瘪瘪嘴。

“王叔叔,修高铁是开州一件大事,我们必须支持,就像之前修公路,要不是大伙齐心支持,哪有现在这样方便的出行呢?你老有哪些想法,哪些困难,都尽量给我们说……”小李镇长攀着王老汉的肩膀,继续聊着。

王老汉听着听着,眼前突然回放起过去修公路的画面。那时和平村连条像样的公路都没有,一条毛毛路,坑坑洼洼,下雨天全身泥,家里养的猪,还要几个人抬出去卖,后来修水泥路,村里最出名的“扯皮筋”因为占了他家的地,坚决不同意,经常堵工捣乱,搞得大伙背地里都“恨”死了他……好在老支书出面做工作,如今,村里修起了沥青路,产业路,下雨天走在脆李基地,也能不湿脚……

正想着,王老汉的电话响了,是王老汉的孙子浩儿打来的,浩儿大学毕业,最近新认识了一位姑娘,俩人正在热恋中。

“爷爷,你什么时候来广东,看一下你的孙媳妇哦。”浩儿调皮地邀请爷爷。

“爷爷早就想来看看,你晓得,我晕车,坐一回车当小死一回……”王老汉说得可是心里话,他活了将近70岁,还从没有翻过大垭口。

王老汉晕车程度确实无人能赶,就是坐车到县城,都会晕得云里雾里,吐得翻江倒海,坐车简直像要命一样,所以,王老汉最好的出行工具不是走路就是“摩的”。

“爷爷,你怕坐飞机,又不愿坐汽车,那只有坐高铁,高铁好,不晕车,听说老家正在修高铁呢,以后我们回来看您,那就方便咯……”孙子在电话里一个劲地说。

“高铁高铁,又是高铁……”王老汉抬头,望了望远处拆房掀起的阵阵灰尘,依稀中,他似乎看见高铁从山洞穿梭而出,呼啸而来。

“再舍不得,也要舍,如果都不舍,高铁哪能修得起来呢?”王老汉暗暗想着,他缓缓站起来,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拍拍身边的小李镇长,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走嘛,签字,明天搬家。”

版权所有 ©2022 通辽日报 蒙ICP备 1020019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