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宇曦
今年的11月8日是第二十三个中国记者节,每到记者节,我们都会讲一讲自己的故事……
我们采访了太多的人、拍摄了太多的面孔、记录了太多的故事,却唯独没有自己。因为我们是记者。
我们是记者,记录着,见证着。脚步从未停止,为党和人民传递最真实的声音;
我们是记者,记人、记事、记时代。是通辽故事的记录者、通辽发展的见证者。
2022年已接近尾声,一年来,无数的新闻工作者为这座城市尽职瞭望,于时代洪流中,发现每一朵浪花的灿烂,拿起笔杆、举起话筒,续写着时代新篇。在无数次的新闻现场,每一天都值得铭记,总有一些人一些事,值得记录和书写。
记着·7天
7天,驱车2000多公里,聚焦引绰济辽工程,开启了通辽市、兴安盟媒体间跨区域采访的新篇章。
八月盛夏,通辽日报、兴安日报聚焦引绰济辽工程大型全媒体主题采访活动启动了。通辽日报社记者部副主任管炜作为全媒体采访团队中的一员,为了采访好这样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他和采访团队围绕采访主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多次与负责工程建设的引绰济辽公司进行沟通,研究采访角度。在兴安盟扎赉特旗北部的文得根水利枢纽,他在文得根水库大坝建设现场倾听施工人员和科技人员的详细讲解;在引绰济辽输水工程隧洞段,他深入100米深的隧道掘进现场,与工程建设者共同劳动,充分挖掘新闻亮点。几天时间里,他们采写了几万字的新闻素材,拍摄了大量的图片和视频。
在接下来近两个月的时间里,他和同事们精心打磨,用笔墨和镜头书写“饮水思源感党恩”“水到渠成共发展”的动人故事,最终,在10月份推出4篇系列报道,充分展现了内蒙古人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喜人成就。
作为一名党报记者,管炜始终认为:及时记录时代风云,全面报道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重点工程,是党报记者的重要任务和光荣使命。这次跨区域采访也让他更加坚信,只有用双脚去探索,用真心去感悟,用头脑去思考,用笔墨书华章,才能打造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产品。
记着·14天
14天,原地不动,与援吉医疗队一同隔离。这是她唯一一次步数为“0”的采访。
4月21日,内蒙古自治区援吉医疗队680名队员停靠通辽,要在通辽开始为期14天的集中隔离休养。为了向全区人民展示内蒙古援吉医疗队队员们奋力拼搏、忘我工作的大爱精神以及隔离期间的生活状况,我市各媒体选派记者进驻酒店与援吉医疗队员们一同隔离。
在接到采访任务的那一刻,通辽日报社记者李肖峰没有一丝犹豫,挺身而出,收拾行囊,追随“逆行者”,成为“逆行者”。而在家人和朋友发来信息表示担忧的时候,她只轻描淡写的说了句:这都是身为记者该做的事。
“我还是离你远一点,我怕你有危险。”即使已经“全副武装”,可是援吉队员还是拒绝这样的“亲密”。队员们的防疫意识和为他人健康着想的态度,着实给她上了一课,让她在隔离点不敢有一丝的大意马虎。
穿上防护服,她的行动都迟缓了许多,此前在队员们口中描述的那些感觉,她全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全身捂到出汗、耳后也被口罩的带子勒得生疼,很难想像在40多天的战斗中,队员们是如何日渐“习惯”这让人恨不得立刻逃离的窒息感。
14天的时间里,她一次次的挖掘素材、找角度、抓细节,坚持文字、图片、视频“齐头并进”,不断向后方提供各类新闻报道。
好像发生了很多事,又似乎也没什么轰轰烈烈,14天一晃就过去了。
有幸记录这样一段特殊的时光,见证了一群可爱的人在尊重、互助中扶持向前,作为记者,李肖峰感觉在那一刻,自己也像一名战士,深感荣幸。
记着·180天
180天,历时六个月,六场直播,“上天入地”,通辽广播电视台首次尝试全媒体直播的方式来展现我市重点领域的发展成就,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记者杜思博被分到了直播组,如何打破传统新闻模式,运用新的传播手段,让传统媒体在小屏报道上破浪前行成为她们组努力的方向。
在第二场直播中,为了能展示我市自然风景的壮美,反映我市对生态保护的决心和付出。她们组把直播点定在了位于扎鲁特旗的罕山。为了获得最好的直播效果,她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尝试,上直升飞机俯拍罕山,可是这次“上天”拍摄并没有那么顺利,罕山阴雨绵绵,不适合飞行,有人劝她们,这样的等待太冒险,不如换一个地点来保证直播。但她们依然坚持,不仅仅是想展示罕山的美,更想把那些在罕山背后执着付出的通辽人展现给全国人民。
离直播只剩三天的时候,天气放晴,直升机可以起飞了,她和直播组第五次走进了罕山,当直升飞机飞上天空,看到扑面而来的密密麻麻的一片片林海,当我市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天然次生林可以像一幅画卷一样通过屏幕向全国观众铺展开来的时候,她发出了和护林员一样的感叹——所有的等待和辛苦都是值得的。
几场直播下来,她直观的感受着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在为家乡感到自豪的同时,也更加坚定了宣传好家乡的决心和信心。“讲好通辽故事,发出通辽声音,向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通辽,是我们每一位通辽媒体人不变的初心,更是我们脚下前行的力量。”在不断见证和记录的过程中,杜思博说自己也在成长。
记着·365天
365天,国家级媒体上稿93篇,自治区级媒体上稿356篇,她全方位见证并记录着开鲁大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
开鲁县融媒体中心采访部主任胡建华,在单位里很少能见到她的身影,背着相机包、脚踩运动鞋,无论风吹日晒她总是扎根在新闻一线。近些年,乡村振兴工作全面推进,作为一名农业大县的新闻工作者,她将更多的镜头对准乡村,笔尖触及农民。因此,她也得到了一个外号,同事和百姓都称她为“土味”记者。胡建华很喜欢这个外号,因为她坚信: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林发村的果、飞机场村的菜、九分场的牛……都走进了她的镜头,在她的笔下变得更加鲜活。她看到了在党组织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村实现了“一村一品”,有了产业支撑;看到了硕果盈枝、牛羊满圈的丰收图景。她不由自主地兴奋、喜悦,写出了《内蒙古开鲁县:满棚绿色春意盎然》《内蒙古农村用方寸地建增收园 “颜值”“气质”都拿捏》《内蒙古新农人巧用“新农具”为乡村注入“新活力”》《特色种植撑起百姓增收新希望》《武荣香家的幸福账单》等一批精品力作,描绘了开鲁大地正一步步实现“产业兴起来、村民富起来、集体经济活起来”的美好愿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的战略定力。胡建华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农业大县的记者,她说:“我将进一步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继续记录好开鲁县乡村振兴的伟大历程、讲好各行各业奋进新时代的精彩故事。”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脚下有泥,心中有光。这些只是我们平凡工作的每一天。而今天,并没有很特别,我们会和往常一样奔波在采访一线、写稿编辑、拍摄剪辑、连线直播,把每一条新闻做好,就是我们庆祝节日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