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春光
近读高明光先生的《心香》《老马说途》等书,掩卷回味,感觉好像和一位多年未见的老友,一杯清茶面对面听他畅谈;又仿佛与一位忘年交开怀畅饮,听他的酒后真言。
悠悠乡情、刻骨爱情、不忘恩情,从娓娓叙述中弥漫而出;善心、良心、初心贯穿在字里行间;江南塞北、边陲京华、草根庙堂、朝晖夕阳描画出八十年的起伏人生。
读高明光先生的书,有几个突出的感受:接地气、有真情、平常心。
接地气。从书的内容说,都是家庭经营、交友心得、夫妻之道、做人得失、人生感悟等毎个人都会遇到的事儿。从自我站位来说,作者是以平视的角度,与读者推心置腹、畅所欲言。不居高临下,不夸夸其谈,不灌鸡汤,不装腔作势。像一个跋涉了千山万水的行者,把旅途中的故事娓娓道来;又像一个曾经沧海的智者,把阅尽的人间苦乐向后人述说。从叙述语言来说,通俗易懂,明白如水,不故作高深,不掉书袋,都是说自己的话,让人读起来舒服不卡顿。曾经有一种说法:浅入浅出没学问,深入深出傻学问,深入浅出真学问。高书属于第三种,是“老来识尽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的境界。
有真情。乡情、爱情、感恩,贯穿在高书的始终。长江边的小镇,儿时嬉戏的伙伴,赶集时走过的山间小路,读书时的老师同学,离家时的不舍,返乡时的喜悦,故乡的山川草木、故乡的风土人情,犹如调色板,挥洒出人生画幅的底色;又像佳酿,随着岁月的流走,沉淀出浓郁醇厚的乡愁。有人说,一个人的性格形成,不外乎三个因素:一是遗传素质;二是早期的人生经历;三是后天所受的教育。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尤其是小时候的经历,常常会在人生中打下难以磨灭的烙印,并伴随一生直至终老。越老越思乡,越老越不忘儿时的事儿,所谓历久弥新念念不忘。为什么?是因为那是和故乡的那山那水那人浑然一体的,是和母亲的饭菜、父亲劳作的汗水、小伙伴的淘气恶作剧分不开的,于是乡情便有了温度、深度和厚度。即如第二故乡的塞外小城,作者也寄托了一往深情。因为那里有他的青春岁月,有他的爱情前传,有他初为人父的喜悦,有他劳燕衔泥筑巢的艰辛,有他教书育人的甘苦,更有他奋斗后高中进士的欢欣。
平常心。早年的生活,家乡的滋养铸就了他的平民气质和百姓情怀,并深深地植根在那个从长江边小镇走出来的男孩心中。
我不知道在现如今的时空,还有没有人愿意为自己的爱人写一本书。但有一个人,在名利场沉浮半辈子,仍然愿意用泪水研墨,用心血润笔,在苍天大地间,为至爱书写下刻骨铭心的深情,将一片心香献祭在亡妻的灵前。
《心香》最感人的地方是真情实感。“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作者从与妻子相识说起,恋爱、结婚、生子、盖屋、事亲、考研、分别、进京,从青年时代写到夕阳西下,四十多年的日子,几十年的相濡以沫,在作者笔下流淌,对妻子的深情融进回首往事的字里行间,对至爱离去的锥心之痛,对亡妻往生灵魂的泣血呼唤,不禁让人潸然泪下。我常常想,两个原本素不相识的人,能相识相恋,结成夫妻组成家庭堪称奇迹,细品一下就会发现,在你走过的人生之路上,每一个环节上稍微差一点点,你都遇不上对方,滚滚红尘茫茫人海,恰好是这一对遇上了,你说是不是缘分啊!
1974年,应该是夏秋季节,我在通辽市(现科区)的一座民居小院里第一次见到高老师,那时他30出头,印象比较深的是脸上的那副眼镜,巧的是他爱人谷老师是我在南门附中的老师,虽然没给我们上过课,但常在校园见到她。谷老师安静淡雅,如古代淑女,给我们这些学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当时高老师还在铁路系统上班,先是在铁路中学当老师,后调郑铁分局搞宣传,他们两位的结合,就是有缘千里来相会的典型,一个来自巴蜀长江边小城,一个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科右前旗,相会在通辽市。然后,开启了四十四年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的陪伴。
从相识、相知、相恋到牵手走进婚姻殿堂,从和泥脱坯共筑爱巢的辛劳,到初为人父人母的喜悦,从含辛茹苦的抚养幼子、侍奉双亲,到励志进取、金榜题名,从塞外小城到通都大邑,从基层普通一兵到走上领导岗位,风风雨雨一路走来,平常日子烟火人间,他们的情愫一如当年初见时保鲜,爱情在他们人生的一叶扁舟中依然涛声依旧。
读《心香》会有一种肝肠寸断的痛楚,直抵内心深处。泣血的呼唤,心碎的歌哭,痛失至爱的无助,晚年丧偶的揪心,四十四年的相依相偎,一朝别离的撕心裂肺……全部化成一缕袅袅心香,缭绕在至爱身侧,慰藉着远去亡妻的灵魂。
读高老师的书,会让你想到很多,比如做人与做官;比如守初心、有底线、知敬畏;比如有良心、常感恩、尽慈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