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第2B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库伦“以大带小”破解32座小型水库管护难题

碧波荡漾的五星水库。

工作人员在清理水库坝坡上的杂草。

赵家洼子水库一角。

本报记者 李晶

8月的库伦,北部大漠风光壮美独特,沙海流金;南部碧水浅山相依相伴,景色秀美。32座小型水库犹如一颗颗明珠散落大地,灌溉着万亩良田,滋养着一方百姓。

小型水库承担着防洪、灌溉、生态等多重功能,能否安全运行,事关经济社会发展,事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库伦旗现有小型水库32座,其中有水库管理所的8座、无水库管理所的24座。根据内蒙古自治区2021年全面推行分散管理的小型水库管护机制改革要求,该旗创新推出“以大带小”管护机制,实行区域集中管护方式,即一个有管理所水库代管理周边几个无管理所水库,确保水库科学、安全、高效运行。

制度管水 8个分中心责任人守库尽责

库伦旗以精细化管理为突破口,成立水库事务管理中心,下设8个分中心,组建维修养护工程队,制定水库运行管理各项制度,编制水库防汛应急预案和调度运用方案,明确管护职责,划定管护范围,细化巡查内容。

确保安全运行是水库管理的重中之重。该旗水务局坚持“定期体检”,建立水库安全鉴定和除险加固常态化机制,落实水库安全管理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巡查责任人,每个分中心分配3—5名工作人员,做好水雨情巡查监测,及时发布预测、预警、预报。

管护队伍、管护职责、管护制度构成了守护小型水库安全的一道道屏障。各分中心持续加大对代管水库的巡查频次,非汛期每月巡查1次,汛期每周巡查1次,汛期降雨日每日巡查1次。巡查重点围绕挡水、泄洪、放水建筑物和安全监测设施、溢洪道等,发现坝坡坝脚冲沟、泄洪道淤堵等问题立行立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利用小型水库维修养护资金尽快落实。

严防实控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落实到位

乡村防汛,离不开小型水库护航。扎兰营子水库地处库伦镇上养畜牧嘎查,1999年建设完成。“在2021年之前归乡镇管理,由于管护粗放等原因,近几年尤其2017年8月的一次强降雨,水库背水坡和坝顶被雨水冲刷严重,险情面积逐年扩大。”库伦旗水务局党委副书记王守和介绍说,今年年初,利用小型水库维修养护资金实施了坝顶硬化、背水坡排水沟建设,为水库系上了防洪“安全带”,也给周边村民吃下了“安心丸”。

走近距离库伦镇中心7公里的五星水库,远远就能看到路边的公示牌,上面相关责任人的姓名和联系电话一目了然。水库坝坡上,几个身着橙色救生衣的身影格外醒目,分中心负责人吴金山正带领同事清理杂草。

“雨天别人从外往家跑,我们从家往外跑。今年汛期降雨频繁,我们全天24小时轮班值守,遇强降雨天气,5名工作人员全员在岗,每隔两个小时巡查1次,超过汛限水位需及时开闸泄洪。”吴金山告诉记者,五星水库全面步巡1次大约需要1个半小时,其代管的元宝山水库、卧牛山水库和牧羊场沟水库,巡查一圈下来全程70余公里,至少需要三四个小时。代管水库今年发生过3次小规模水冲沟现象,均得到了及时维修。

科学用水 助力乡村振兴实现惠民利民

艳阳下的三合水库,被葱郁的绿色环绕,水面波光粼粼,芦苇随风摇曳,荷香阵阵。记者看到,一群人正在岸边游玩拍照。“水库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环境越来越好,常有周边居民过来休闲放松。”库伦镇后协力花嘎查党支部书记石龙介绍道,三合水库总库容76.65万立方米,除防洪蓄水功能外,还为周边3个村的万余亩水稻和玉米提供灌溉用水。水库承包给村民养鱼,既能为村集体创收,又能为灌溉用水提供丰富的有机肥料。

“赶上好年景,水库开足马力放水,一年都不用启动机电井灌溉,3个村大概能节约6万元电费,有效降低了农民的种地成本。”石龙说。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位于铁牛河下游的五星水库总库容500万立方米,辐射灌溉周边6个村屯的4.69万亩耕地,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坚实的水利保障,受益群众达3.4万人。

“库伦旗的小型水库大多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过多年运行,存在溢洪道淤堵、溢墙倾斜、坝体破损等突出问题。小型水库管护机制改革后,我们对32座水库逐一进行了专业安全鉴定,全面除险加固工程已完成。”库伦旗水务局局长王立波表示,自2021年起,计划3年内实现辖区小型水库雨水情监测设施全覆盖,目前已安装完成15座。此外,水旱灾害监测系统正在调试中,平台依托数字算法对水雨情和水库的水位、流量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为山洪等灾害风险预警提供数据支撑,方便巡查和实时指挥工作。

水利工程关系国计民生,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库伦旗,一幅以“水”为笔绘制的生态惠民画卷正在徐徐铺开,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节节攀升。

版权所有 ©2022 通辽日报 蒙ICP备 1020019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