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B版:要闻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赋予西辽河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本报评论员

文脉弦歌不辍,文明生生不息。

8月16日在我市举行的2024西辽河文化研讨活动,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全面打造北疆文化品牌、唱响新时代文化主旋律的有力举措。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对于我市进一步传承西辽河文脉、振兴文化事业必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人类历史的漫长进程中,各民族创造了具有自身特点和标识的文明,共同构成人类文明绚丽多彩的百花园”。近年来,西辽河畔的通辽作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传承地,深入实施西辽河文化考古发掘、研究阐释和宣传推介工作,持续推进文化资源的优势再造,努力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发展硬支撑。我们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做好西辽河文化的研究阐释工作,挖掘西辽河文化的丰厚内涵,加强西辽河文化的宣传教育,推动西辽河文化研究的成果运用,大力弘扬、创新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西辽河文化学术品牌影响力。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持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打造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行之力则知愈近,知之深则行愈达。西辽河文明在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过程中起到过重要作用,是北疆文化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最佳“注脚”。在文化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上,我们要坚定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航定向,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与时代同向同行、与人民共情共鸣、与大局同频共振,进一步弘扬北疆文化,汇聚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合力,为加快建设现代化通辽注入强大的文化感召力、精神驱动力和工作凝聚力。

版权所有 ©2022 通辽日报 蒙ICP备 1020019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