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鲁门
一张白色幕布,一台放映机,一名放映志愿者,几排小板凳……既是广大群众寓教于乐的小舞台,也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沿阵地。
近年来,科左后旗将公益电影放映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紧密结合,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通过多种方式将公益电影放映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丰富文明实践内涵,助推文明实践提质增效,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化等,不断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使公益电影放映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靓丽名片。
公益电影丰富文明实践内涵
“吃完晚饭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看个电影,公益电影让我们农牧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有滋有味。”科左后旗巴胡塔苏木准巴嘎塔拉嘎查观众哈申高娃说道。
天色将晚,暮色渐浓,晚上7点钟,巴胡塔苏木公益电影放映志愿者付振东早早来到准巴嘎塔拉嘎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架起放映机,拉起银幕,等待着观众慢慢到来。不一会儿,村民三三两两陆续赶到放映现场,数十名群众在银幕前围在一起,观看电影《守岛人》,大家边看、边讨论,欢声笑语充盈着满载文化气息的夜晚,现场气氛热闹又和谐。
近年以来,科左后旗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易于吸引群众、文化资源丰富等优势,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公益电影放映点,并利用晚上农闲时间,开展公益电影放映文明实践活动,通过电影喜闻乐见的剧情,引导群众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增强农牧民群众文化幸福感、满意度。
公益电影助推文明实践提质增效
“我们依托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合公益电影放映,开展‘我是后旗说书人’、全民阅读、知识科普、法律宣传等各类文明实践活动,既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宣传党的政策……”巴胡塔苏木党委宣传委员卓丽说。
科左后旗充分发挥公益电影放映贴近群众、感染力强、宣传效果好等优势,将公益电影放映服务活动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积极探索打造“公益电影+”惠民电影放映新模式,不断聚焦群众需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在群众观看电影时穿插进行“公益电影+理论宣传”“公益电影+志愿服务”“公益电影+党课学习”“公益电影助力移风易俗”等文明实践活动,利用看电影聚“人气”优势,变成为文明实践开展的“好时机”,有效破解文明实践活动中群众“组织难、受众少”的难点。
公益电影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化
“放了这么多年电影,我不仅是一名公益电影放映员,现在还有了另一个新身份——新时代文明实践公益电影放映志愿者,我们要坚持群众在哪里,公益电影送到哪里,各种主题宣传就服务到哪里。”8月14日,在马鞍广场从事多年公益电影放映的科左后旗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放映志愿者栾生烜说道。
科左后旗把“红色电影”放映纳入到“红色印记”志愿服务项目,将公益电影放映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重点内容之一,组建一支有20余名志愿者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公益电影放映志愿服务队伍,在旗级建设了4个固定放映点,并在每周一、三、五晚上放一部电影。15个苏木镇各设置流动放映点,安排一名放映志愿者负责各嘎查村之间流动放映,并把爱国主义题材影片作为主要放映内容,以“固定放映+流动放映”模式,把《湄公河行动》《厉害了我的国》《爱我国防 共铸北疆》等一部部红色经典电影、一个个革命英雄故事送到社区、学校、嘎查村,组织干部群众和青少年重温红色经典电影,以“影”为媒,以史为“鉴”,推动“红色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汇聚团结奋进的精神合力。截至目前,今年全旗累计放映380余场次,观影人次1.5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