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瑞楠) 我市始终在“养好牛、出好肉”上下功夫,重视育肥牛改良工作,推动系谱迭代更新,绘就长远发展蓝图,使“科尔沁牛”成为高端肉牛的代名词、全国肉牛市场上的“香饽饽”。
整合优化种质资源。通过整合优化肉牛种质资源,以市级核心育种场为补充,构建“3+N”联合育种机制,培育制种供种一体,生产科研兼备的现代化种业集团。其中,科尔沁肉牛种业公司作为龙头企业,年生产优质胚胎3000枚,特一级优质种牛供种能力达到300头以上;种公牛存栏181头,年生产优质冻精350万支,成为我市重要的种源基地。同时,依托自治区肉牛种业技术创新中心,加快实施“科技兴蒙”重点专项“科尔沁肉牛新品种选育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深化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合作,引入国内顶尖肉牛遗传育种技术团队协同推进科尔沁肉牛新品种培育后期工作,力争2023年取得阶段性成果,2025年前完成新品种验收。
健全完善良种繁育推广体系。以《通辽市2023年推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为行动纲领,健全完善市旗镇村四级肉牛良种繁育推广体系,设置肉牛冷配站点3646个、技术推广人员4133人,生产优质冻精300万支以上、采购良补冻精180万支、年冷配母牛150万头,有针对性地实施冻精市场整治、技术推广,从业人员培训等措施。
重视品牌和政策扶持。我市围绕做大做强肉牛产业,着力推动繁育改良、规模育肥、屠宰加工、牛副产品开发和区域公用品牌打造等关键任务,努力实现肉牛产业从全国地级市中数量第一向综合效益第一跃升的目标。在2022年度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基因选择指数育种值全国排名前100名的种公牛中,我市占了47头,全国排名第一。为调动冻精繁殖的积极性,我市在自治区良种冻精补贴5元的基础上,每剂增加补贴款2元,支持冻精生产企业生产,将高育种种公牛优质冻精全部免费供应养殖户,良种推广率达到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