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琳娜 通讯员 狄雅莉 艾敬阳 日前,内蒙古锦联铝材公司3万吨绿电铝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绿色评价中心颁发的《绿电铝产品评价证书》,成为全国第一批贴上绿电铝标签的生产商,用实际行动做绿电铝评价和交易的先行者、实践者。
走进内蒙古锦联铝材公司铸造车间,一批批铝锭正在生产线上有序运转,这些生产出来的铝锭正在进行刻字、打包,打包好的铝锭将运输到下游企业,用来进一步深加工转换或出口。
“整个电解用电来源是自备机组发电、新能源发电和外购网电三个部分。目前,电解铝生产环节的绿能替代约为8%,采用绿色能源电解铝的年产量约为10万吨。”内蒙古锦联铝材公司技术管理部能源管理主管郑智夫介绍。
为促进“煤电铝”向“绿电铝”转型升级,锦联铝材公司坚持“煤、电、铝、铝后加工一体协调发展,管理与技术双轮驱动”,不断延伸壮大新能源产业链条,持续推进用能结构调整、绿电替代,铝厂已形成105万吨电解铝产能,实际建成运行5台机组,装机容量2380MW。
“随着厂外80MW复合光伏项目的并网发电,每年可发绿电1.7亿千瓦时,绿电全部转化为绿铝。”郑智夫向记者介绍。下一步,锦联铝材将全力推动铝后、新能源建设工作。同时,积极推进绿色铝产品发展,打响“绿电铝”品牌。预计到“十四五”末期,新能源电力消纳约68亿kWh,可以实现50万吨绿电铝产出,约占50%生产产能,为打造“中国绿电铝之城”作出更大贡献。
近年来,霍林郭勒市牢牢抓住能源电力工业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大幅提高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应用消纳比例,扎实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着力构建结构更优、质量更高、成本更低、绿色低碳的现代能源供给体系,不断提升电解铝产品含“绿”量,全力打造国内重要的绿色低碳铝基新材料产业基地,打响“中国绿电铝之城”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