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第7B版:副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倔老头儿

□康有生

隆冬的科尔沁腹地辽河镇,滴水成冰。

那天清早,我晨练路过镇上泰安寿衣店门前,看到一位耄耋老婆婆,拄着手杖在门前徘徊着。店门没开,她看上去有些着急。

我来到老婆婆面前,按店铺卷帘门上张贴的电话号码,帮她拨打了电话。没过多时,店老板便开车赶到。

老婆婆挑选寿衣之时,我回家取车赶回寿衣店。刚好,老婆婆已选好所需物品正在打包。外面天冷路滑,我决意将老婆婆送回家。老婆婆先是不肯,店老板看我有诚意,也帮忙劝说,老婆婆才显得有些难为情地上了车。

途中闲聊,我知道老婆婆口中“ 倔老头儿”的故事,并有幸送他最后一程。

老婆婆姓张,今年88岁。老伴赵九斤,1931年出生,今年高寿92岁。抗美援朝战场上立过战功,因受伤转业到辽河镇工作,是个“ 倔老头儿”。老两口育有一儿一女,老大是男孩,参军在西藏军区,响应党的号召转业留在拉萨市工作;女儿下乡知青,选调进城在辽河镇棉纺织厂工作。前些年,国企改制买断回家,退休后照顾老两口,不幸的是去年突发脑梗病逝了。

老两口为了不给政府添麻烦,执意不去市里干休所,办了个居家养老。镇里负责的部门和社区经常来家里看望。

最近,老伴儿感觉身体不舒服,在家静养两天不见好转。社区卫生服务站唐医生安排老赵头去市医院住院治疗,他执意不去,说:“我这把老骨头别浪费国家医药费了,给我办个家庭病床,将省下来的钱花在能为国家做事的人身上才值。”

“这个‘倔老头’,我拿他没办法,只好听他的办理了家庭病床。”老婆婆无奈说道。

“昨晚上,老伴儿感觉不好,他说梦见了朝鲜战场上牺牲的战友们,欢迎他这个老排长。”

老婆婆心里不是滋味,试探着问:“我一会给儿子打电话,让他们回来看看你?”平时,“倔老头儿”对孩子们要求严格,很少同意孩子们回来看老两口,说是那么远把钱都浪费了。

这次“倔老头儿”没犯倔。也许他知道自己日子不多了,想见孩子们一面。

“他告诉我,他去世后丧事一切从简,不声张,不搞遗体告别,不给政府找麻烦。”还特意嘱咐,“先不要告诉管他的主管部门,火化后再去单位办理相关手续。”

这不,老伴急着在儿子回来前,想穿好衣服,给子孙留个好印象。这“老倔头儿”一辈子总想着别人,心里就是没有自己。

他决定想干的事,十头牛也拉不回来。按理说两个人退休每月工资不少开。平时,省吃俭用,攒下的钱除了捐助公益事业,就是接济给那些贫困的战友家了。除了单位分的福利房,房改后归自己,其他没有任何财产……

“他说过,自己是农民出身,离休后是老百姓,离开人世时,理应穿老百姓衣服走,上面覆盖曾在朝鲜战场穿过的军装(还留有弹孔),到那边战友好认识他。要求把骨灰撒在鸭绿江里,离战友们近些。”

“我知道老伴儿性格倔强,他心里想的事,不实现死不瞑目。今天早上,他已经处于弥留之际。醒来时,非要看看自己穿的寿衣,催我早早就来了……”

听完老婆婆的一席话,我为赵老先生的倔强性格和军人的高尚品德所感动。

我搀扶老婆婆推开门,赵大爷似乎知道是老伴儿回来了,勉强地睁开眼睛瞥了一眼寿衣,满意地闭上眼睛……

我执意留下来帮忙,老婆婆没有再拒绝,当我配合老婆婆翻动赵老先生擦洗身子时,老婆婆指着他身上一处前胸后背穿透的疤痕,说道:“这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见证,这道疤让他获得了战斗英雄的称号,荣立二等功。”

我敬畏这位倔犟的老人,默默地向老人家鞠躬默哀,老婆婆的泪水也随之落下……

稍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唐医生赶来为赵老先生打针,看到眼前这一幕,惊诧地不知说什么,泪水夺眶而出。

唐医生哽咽着介绍说:“赵老先生性格倔犟刚强,他嫉恨腐败,看到社会上不健康现象忿忿不平。我服务他老人家多时,从没与我发过脾气,也没有提出额外要求。他身体好时,常参加社区关心下一代活动,为儿童们讲战斗故事。卧床在家,他每天‘学习强国’的分数,都是名列前茅。他的身体里残留着朝鲜战场的弹片。到了季节变换时,他老人家就是最准的天气预报,老人还会提醒我,要变天了,记得添加衣服……赵老先生给我的印象是,犟中有理,倔中有情。”

按赵老先生生前遗愿,临别时穿普通百姓寿衣,上面覆盖带有战场硝烟的那身军服。“倔老头儿”说,这样他会安详地去见战友们!

版权所有 ©2022 通辽日报 蒙ICP备 1020019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