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第6B版:书香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这些诗词,因为一个字而流传千古

有的诗人,因为一首诗流传千古,如写下《枫桥夜泊》的张继;

有的诗人,因为一句诗流传千古,如写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王湾;

有的诗人,因为半句诗流传千古,如写下“为他人作嫁衣裳”的秦韬玉;

还有的诗人,因为一个字或两个字,而写下流传千古的诗句。

古时,诗人重于炼字,下面这些传诵千古的诗词,因为一个字或两个字,而流传千古,让人拍案叫绝。

1、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贾岛《题李凝幽居》

“推敲”是炼字的经典故事。拜访友人,不知友人在不在家,所以,“敲”字好一些。而且,在静谧的环境中,一个“敲”字,使静夜更添了几分声响。

2、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春景》

一个“闹”字仿佛使人看到春日红杏怒放盛开,生气勃发,如火如荼,如喷火蒸雾,写尽那一派盎然的春意,蓬勃的生机。

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这个“绿”字,王安石经历数十次修改才成,已经成为炼字的经典示例。“绿”字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春风拂煦,百草始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春风如在眼前。

4、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王维《书事》

“欲上人衣来”是传神之笔,一个“上”字,仿佛让人看到,坐在苍苔之间,浓浓的绿色掩映在衣服上,似乎要爬到人的衣服上。

5、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

——齐己《早梅》

“一枝开”是诗中画龙点睛之笔: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

6、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王维《过香积寺》

诗人用“冷”来形容“日色”,粗看极谬,然而仔细玩味,这个“冷”字实在太妙了。夕阳西下,昏黄的余晖涂抹在一片幽深的松林上,这情状,不能不“冷”。

7、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宋之问《渡汉江》

作为流放之身,宋之问离家越近却越胆怯。一个“怯”字将诗人心中那忧虑的心理写得入木三分,对家人的入骨关爱引起了千古的共鸣。(待续)

(来源:阅读公社)

版权所有 ©2022 通辽日报 蒙ICP备 1020019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