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晓飞) 5月12日,山东农业大学与市林草所共同创建的“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寒地苹果试验站”揭牌仪式在我市举行,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陈学森教授及团队,市林草所院士工作站特聘专家伊凯研究员及我市相关负责人参加。陈学森一行还深入到市林草所试验研究中心现场交流指导。
陈学森介绍,“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寒地苹果试验站”的揭牌,意味着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通辽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的全面深度合作正式启动。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在苹果抗寒机理研究和育种技术创新和优质、耐贮、抗寒苹果新品种培育,以及高类黄酮苹果酒加工新设备、新工艺和新产品三个方面与市林草所开展合作。
该试验站的成立,在东北冷凉气候区寒地苹果产业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对推动寒地苹果产业提质增效、助推乡村振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大意义,掀开了我市寒地苹果育种和产业发展的新篇章。
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前期选育的抗寒小苹果新品种“塞外红”,通过了国家审定,目前已在我市推广30余万亩。针对“塞外红”存在的问题,我市近几年引进了“寒富”“蜜脆”“岳艳”“岳阳红”和“龙丰”等一大批与“塞外红”品种性状互补、遗传背景复杂的苹果品种,并配制了10余个杂交组合,定植杂种实生苗2万余株,为培育优质、耐贮、抗寒苹果新品种奠定了基础。
下一步,市林草所将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及国家级科研平台的深度合作,加大抗寒、优质苹果新品种的选育和配套技术的研发力度,努力打造我国北方抗寒苹果新品种新技术的科研创新高地,为寒地苹果助力“水果盘子国产化”作出内蒙古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