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通讯员 胡建华 通讯员 邱琦
面对疫情,无数人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放弃与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时光,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隔离点,看看坚守于此的开鲁县医院的医护人员,看看她们的工作日常。
医护工作统筹、医疗物资储备、医护人员调配、区域感控监管……护士长董鸿博肩负着为“家人们”保驾护航的重要职责。对于参加过援吉抗疫队伍的她来说,隔离点的医护工作她都了然于心。日常感控监管工作是重复而枯燥的,但感控无小事,她每天观看着30多个监控画面,实时对污染区医护人员的工作轨迹及流程进行监控指导,不留一点空白、不让一秒断片,发现问题,及时用对讲机指挥解决。同时,她还承担起内管医护人员带教老师的职责,耐心指导内管医护人员注重细节、规范操作。工作之余,她会及时清点、补充医疗物资,并对外管区进行消毒。“隔离人员平安回家、医护人员健康无事,就是我工作的最大意义!”董鸿博说。
内管区医护人员的工作比较繁杂,核酸采样、健康监测、医疗废弃物清理、定时环境消杀……一套流程下来往往需要四五个小时,当脱下严严实实的隔离服,贴身衣服早已被汗水浸湿,脸颊、鼻梁、耳背都会留下深深的压痕。紧接着,她们还要填报各种信息报表,满足隔离人员的生活及医疗需求。
“我的降压药吃没了,这可咋办啊?”“大爷别着急,您平时吃什么降压药,我马上联系购买,一会儿给您送过去。”刚刚脱下隔离服,还没来得及休息的付诗静便接到了王大爷的求助电话。20分钟后,拿到药物的她一口气跑到了5楼。“姑娘,我给你添麻烦了!” 接过药物,看着气喘嘘嘘的付诗静,王大爷又是感激、又是心疼。
温暖的故事时时上演,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核酸采样、健康监测、物资发放、环境消杀、信息上报、清理垃圾、应急处置……隔离点的医护人员没有白天黑夜,只有24小时的随时响应。高春悦介绍说,她们即使在睡觉时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时刻准备应对紧急情况。长期穿戴隔离服高强度工作,加之不规律的饮食和作息,给医护人员的身体带来了不同程度的伤痛。付诗静因汗水浸泡皮肤过敏脸部出现红疹;高春悦、李春梅因核酸采样反复洗手消毒导致手部皮肤皲裂;刘慧光、许志强因发放三餐长时间爬楼梯脚上磨出了水泡;孙磊、江志磊因搬运医疗废弃物手臂酸胀疼痛,但大家毫无怨言,默默坚守在各自岗位上。
李春梅是隔离点医护队伍中年龄最大的一位,还有两个月就要退休的她,毅然选择了抗疫一线。一次,她刚结束工作,防护服还没完全脱掉就跪倒在地。董鸿博在监控视频中看到她摔倒的一幕,特别心疼,问她要不要从隔离点撤下来休息几天。她倔强地说:“ 说不累那是假的,歇一歇就会缓解。疫情当前,我不能当逃兵,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勇毅前行的白衣战士,也是别人的母亲、儿女、爱人。脱下“战袍”,稍有空闲,她们便会同家人聊聊天。看见家里老人平安,看到孩子懂事听话,得到爱人鼓励支持,她们感到很欣慰,撂下手机又赶紧投入到紧张的战“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