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彦臻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我市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积极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升城市品质。
城市路网是城市血脉,路网畅通是城市发展升级的先决条件。今年5月,国道G304线K863—K873段路面改造工程开始动工,该路面改造工程对霍林郭勒市境内的国道304线K863+312——K873+719路段进行了沥青罩面,罩面长度11.4公里,厚度5厘米,面积达22.4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700万元,极大改善了道路通行条件。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努力推进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和平安交通建设,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初步实现了网络化,旅客运输实现了安全、便捷化,农村居民出行服务实现了基本均等化,基本形成了以安全、便捷、高效、智慧、绿色为特征的公路、水路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全市累计完成公路建设投资430亿元。截至2021年底,我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27万公里,公路网密度38.3公里/百平方公里,位列全区第三。已建成金宝屯至查日苏、好力堡至通辽至鲁北和大沁他拉至白家湾子等4条高速公路,舍伯吐至哈根庙及省际大通道等8条一级公路,中心城区至旗县城关镇全部通高等级公路,通辽至沈阳市、长春市、哈尔滨市实现了高速公路互联互通。全市91个苏木乡镇、2104个行政嘎查村提前实现通沥青水泥路和通班车目标。
推窗见绿、抬头赏景、出门赏园、起步闻香。在市区街头转角处,一处处精心打造的“口袋公园”陆续登场。“以前这块儿地就有些树,还有一些小路。如今,这些街边小公园为大街小巷增添了盎然生机。不仅优化了城市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也让我们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家住开发区檀香湾小区的魏井明指着不远处的“口袋公园”欣喜地说。
“口袋公园”的建设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今年,我市通过丰富绿植、适量增加地面铺装、增设桌椅、安装健身器材、增加儿童游乐设施等方式,将60处街道、街角闲置空地进行提升,打造成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口袋公园”。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群众居住条件持续改善,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健全,城乡人居环境日益提升。全市累计建成城市公园14座。中心城区于2014年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辽河公园建设项目荣获2016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22年,中心城区利用城市边角地、闲置地等小区域“见缝插绿”打造“口袋公园”100处。今后,我市将认真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关于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的新战略新目标新要求,结合实际查摆不足,完善工作思路,谋划好城市更新、城市化精细管理等各项工作,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住建领域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