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琪)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药品安全、市场监管、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全市发展大局,抓改革优环境,严监管促公平,保安全守底线,全面推进市场监管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十年来,各类市场主体准入环境更加便捷。从实行市场主体“零门槛”准入,到全面推进“证照分离”“多证合一”改革,推广企业开办“一网通”,推行企业名称网上自主申报和全程电子化登记,企业开办时间压减到1个工作日。全市市场主体总量由2012的11.56万户增加到28.47万户,增长146.2%。市场安全不断增强。食品安全抽验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全市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餐饮单位4456家,781所学校、幼儿园食堂实现阳光监管全覆盖。 全面加强药品、医疗器械安全监管,全市药品安全评价性抽验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不合格产品后处理率达100%,实现了药品质量管理全程可追溯。市场环境不断优化。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治理市场领域无证经营、制假售假、虚假宣传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行业乱象和突出问题,加大消费维权工作力度,严厉打击消费欺诈、电商平台售假、销售假劣农资等重点消费领域违法违规行为。
十年来,市场竞争环境持续改善。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不断优化内部审查机制,严格做好新出台政策措施的公平竞争审查,加快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确保应改尽改和应废尽废。持续关注和整治涉及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损害群众利益的重点问题,加大网络监管、广告执法、打击传销和规范直销力度,市场竞争环境稳步向好。质量发展提升成效显著。牢牢把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鲜明导向,围绕“两个基地”“两个屏障”和全市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目标,大力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推动实施绿色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推进产品和服务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中小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提升行动,推出422项服务措施,助力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极大地激发了小微企业发展活力。全市标准化战略深入实施。大力开展标准化提升行动,在全区率先完成了玉米、荞麦、肉牛等9个农牧业优势特色产业标准体系规划编制工作。持续推进标准化试点示范建设,共建设工业、农业、服务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各类标准化试点36个,其中国家级21个、自治区级15个。
十年来,商标品牌战略有力推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成立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中心,全市设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点79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市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达21300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5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7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6个,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69件,品牌示范效应进一步增强。市场监管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市场监管体制实现历史性变革,对市旗两级原工商、质监、食药三个部门的职责,以及发改委的价格监督检查、科技局的知识产权、商务局的反垄断、工信局的食盐质量监管等职能职责进行整合,全面完成机构改革,形成了“3+4”的系统监管格局。市场监管能力大幅提升。积极推进市场监管领域综合执法改革和基层市场监管标准化建设。加快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质量基础设施平台建设,与内蒙古民族大学联合申报的国家“中药(蒙药)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获批,成为全国首个地级市、也是全区唯一获批设立的国家药品监管局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