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
第7B版: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以兴趣提升教学 为教育提质减负

北京市通州区潞苑小学 郭胜男

编者按:

本报《教育版》一直扎根通辽土壤,立足通辽教育实际,赢得了教育系统以及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一段时间以来,《教育版》也收到了一些外地读者的投稿,从即日起,本版将择优刊发,共同探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之路,让各种新实践、新探索同台比擂,让各种新思想、新观点交流碰撞。也期望更多的教育工作者以此为学习交流的平台,为通辽教育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教育创新提质,思辨寻找“病”因

小学阶段的美术课程教学是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具象形态的理解与模仿以及想象力创作为特征,是培养青少年美育的重要途径。在教育部颁布的《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要注重美术课堂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现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表达个性和创意。”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让学习成为孩子开心的事情,也是教育减负的一种体现。

笔者教授小学二年级美术课,在授课时发现,一些学生虽然表达技法很简陋,画面看起来不那么“完美”,但作品充满了趣味性和想象力。一些学生画起来“得心应手”,作品看起来很“完美”,但缺少了儿童的视角,绘画作品有种千画一面的感觉。程式化的“完美”绘画作品在长期的教学中会有两个弊端:一是对于能熟练使用此方法的学生而言,绘画不再是创新,二是变成了程式化、机械化,什么画都一样,画什么都一样,慢慢会降低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和学习兴趣;二是“完美”的作品,深得成年人的喜欢,这会无形中在学生心中树立绘画的“优秀”标杆,容易让学生在绘画时产生不自信,不敢下笔的 心理。

笔者认为,在低年级美术教学中存在这两种问题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是教师在以往的教学中缺少对学生进行基础性的美术语言系统训练,学生没有建立与思维对等的美术形象,致使学生脑海中天马行空的创意思维不知道如何描绘出来。一方面是部分学生在接受一些校外培训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现成的图形模式供学生临摹,成人的概括代替了该年龄段学生的思考,阻碍了该阶段学生抽象化能力的进程。这种“程式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对绘画主题的好奇和探索欲,长期这样画下去,不仅会影响他们的绘画表现力,也会阻碍他们的观察力、审美能力和创造想象力的发展。

在“双减”背景下的美术教学,不仅要把美术课堂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增加美术教学趣味性的同时提高每堂课的质量,更要建立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更系统地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思考:如何打破绘画作品的“完美”呢?在美术教学中要如何引导学生去观察绘画对象呢?基于现阶段“双减”政策下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及需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尝试带着学生走出教室,观察自然,观察生活,培养学生对视觉形象的感知度。

二、落实双减政策,趣味常规课堂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越是熟悉的对象,学生反而会忽略他们的细节变化。比如:树这个题材对学生们来讲并不陌生,学生在绘画时能做到画面饱满,颜色丰富,画面具有装饰性,但叶子的造型却大同小异,颜色也限定绿色,虽然授课时讲述了不同叶子的画法,不同季节的树叶颜色,但一画作品时,学生还是下意识按照自己已有的心里表象和经验来表现。为了引导学生对树这一形象进行深入观察、增加学生对树这一形象的学习兴趣和新鲜感,笔者尝试把美术课堂搬到校园里,带着学生们在校园里上美术课,有意识地提醒学生观察树的形态,引导学生发现不同品种的树叶子和颜色的不同。学生对户外美术课抱有极大的热情,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里,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一些常常说“老师,我不会画”的孩子,也能画出令人惊喜的作品。

笔者认为学生只要会看,就会画,学生作品中的很多问题是缺乏生活经验。如有的同学只见过餐桌上的胡萝卜菜,没见过生胡萝卜,学生画胡萝卜也是画得“像”。看的核心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如何看自然对象,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能捕捉描绘对象的典型特征、形状和颜色。二是如何看经典作品,在美术鉴赏课中以经典绘画作为学习对象,看艺术家如何用美术语言进行表达,但并不是让学生生搬硬套地模仿技法,而是希望他们了解这些艺术家作品体现的美术语言,提升他们的审美修养,并希望学生们在绘画时需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的时候,能灵活运用画笔而不是茫然无措,不知如何下手。

观察能力不是随意得来的,教师需要有意识地进行培养,让学生保持观察的敏锐度并形成一种习惯。增加学生的新鲜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带着学生去户外上课固然有效,但在一线实际教学中,经常户外进行教学却不太现实,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利用身边的资源,让资源走进教室。如:借用学校食堂的蔬菜进行写生课练习,训练学生观察土豆、胡萝卜。在经过一系列观察写生课的学习后,笔者讲授《丰收了》这一课时,发现学生描绘树的形象、颜色各有特色,用画面描绘出一幅幅有趣的小故事,画面充满了趣味性。

三、打破“完美”作品,培养学习兴趣

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绘画作品应更侧重自身情感的表达。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绘画也应有各自的面貌,不同学生创作的作品,应该呈现出百花齐放、各美其美的面貌,画面中能看出学生想表达的万千故事,也能看到不同的形式。培养学生学会用双眼观察世界,把美术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引导学生把自己所见转化为自身的美术绘画语言去表现,如同帮助学生打“地基”,地基挖得越深,高楼才会越稳固。但这个阶段得教学,教师过分地追求作品的“完美”,为学生提供大量现成的图形供学生临摹,用成年人概括的简笔画代替了学生的观察、思考和探索的过程,就阻碍了学生抽象化能力的学习进程。最终的结果就是老师不给临摹的示范画,学生就不知道怎么画。

打破表面“完美”的作品,不仅需要教师在教法上的引导,也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挣脱“完美”“怕失败”等心理上的枷锁。需要教师给予宽松的绘画氛围,如果用一个简单的“像不像”来作为作品评价标准,无疑会打击一些学生的绘画积极性,如果一直强调作品的“完美”会导致学生绘画时畏手畏脚不敢出错。教师在教学中应淡化作品的完美,鼓励学生不怕画错,接受绘画中的不完美,并把这些不完美通过美化变成作品的一部分。在作品评价中采取多维度的评价方法。如:鼓励学生自评,讲述自己的画面在表达什么;学生间鼓励式互评,发现他人作品中的闪光点;教师进行个性化评价,基于该生的情况,看他这节课是否感受到绘画带来的乐趣,是否把自己内心强烈的感受通过绘画语言进行表达。

教育是个不断前进的圆轮,需要创新,需要等待,需要一线工作者聚焦常规教学与课堂,走走停停,发现问题并尝试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推动教学水平的不断前进,最终走入“双减”高效的轨道。

版权所有 ©2022 通辽日报 蒙ICP备 1020019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