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
第6B版:书香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在历史的天空下

——读《野葫芦引》有感

文/王素艳

“昆明的天,非常非常的蓝。这是一种不可名状的蓝,只要有一小块这样的颜色,就足以令人赞叹不已了。”这段文字出自宗璞先生的代表作《野葫芦引》。

如果你知道这纯净的文字植根于战火纷飞的年代,会像我一样思绪翻飞,心潮澎湃,眼前闪现一帧帧历史的片段。

宗璞原名冯钟璞,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野葫芦引》是她历时30年完成的长篇小说,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北平明仑大学被迫迁往云南办学,历尽艰辛,抗战胜利后又返回北平的故事。全本四卷,分别为《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北归记》。其中,《东藏记》2005年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2019年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孟樾、庄卣辰、萧澂等有血有肉的中国知识分子形象。他们在动荡的环境中不改初衷,在艰苦的生活中甘于清贫,在血与火的考验面前信念坚定,在国家存亡之际铿锵发声,凸显了文化阶层代表在非常时期的人格操守、民族气节和家国情怀。

在这些可亲可敬的师长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迅速成长起来。

当日军轰炸机一轮接一轮地投弹,明仑大学办事处起火,孟家所在的腊梅林被炸,简易防空洞倒塌,“跑警报”的人被震晕……滚滚浓烟熏黑了云南的红土地,熊熊火光刺痛了颠沛流离的人们的眼。在这样的时刻,能拥有一角未受污染的、可供人仰望和短暂遐想的蓝天,是多么奢侈的享受啊!但是,警报阻止不了明仑大学师生求知的脚步,战乱磨灭不了他们人性的光辉。对他们来说,屋内、树下、河边乃至坟堆之间,无一处不可上课;大戏台、小阁楼、大山深处乃至猪圈上方,无一处不可栖身。几个煤油箱摆在一起,就可以当书桌和床。为了保护珍贵的仪器设备,宁可冒着生命危险固守实验室,虽九死其犹未悔。破校舍的洋铁皮屋顶在雨中嘈嘈切切,在他们耳中是琤琤琮琮。新开辟的小菜园郁郁葱葱,仿佛泛青的希望,在他们心中播撒“活下来、走出去,为国家和民族而战”的火种。一首《抗敌歌》响震四野:“中华锦绣江山谁是主人翁?我们四万万同胞!”有多少人投笔从戎,又有多少人立志献身革命!

可以说,一部《野葫芦引》就是一部民族抗战史,也是几代人承前启后的家族奋斗史。

譬如孟樾一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代代相传。深明大义的吕清非老人宁死不当汉奸;敢于亮剑的孟樾以笔作戈抨击腐败的国民政府;聪慧善良的嵋前往抗战一线救死扶伤,胸怀大志的小娃儿时便期待中国造出自己的飞机……国在,家在。孟樾慷慨激昂地告诉大家:“我们真的秘密武器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只管向前,永不停止,御外侮,克强敌,不断奋斗”。这是一个有志气的中国人的眼界和担当。“保卫疆土,当然重要,保存以至继续发扬中华民族的文化同样重要。”他说。这是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决心和呐喊。在他的影响下,嵋和小娃勇于面对残酷的战争,面对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的较量,当他们投身于革命的滚滚洪流时,用实际行动给出与父辈相同的答案。

“历史是个哑巴,只能由着别人来说话”。宗先生说,“还是把人生、历史看做一个‘野葫芦’好”。她认为,关于历史,还有很多东西是人不知道的。她希望自己的文字作为一个引子,引领读者去看、去想。这是她给作品命名为《野葫芦引》的原因。

今天,站在时光的门槛上,回望那片深沉的红土地——云南,看中国近代最先进的思想在那里传播,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智慧结晶在那里诞生,中国现代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全面启动,我理解了宗先生创作《野葫芦引》的初衷和热情。

看那些“引子”变成“跋”,又变成新的“序”,随新一代知识分子走进新时代,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迈向更加光明的未来,我的心变得滚烫滚烫,就像外面太阳照耀下的万里晴空。(作者单位:通辽市审计局)

版权所有 ©2022 通辽日报 蒙ICP备 1020019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