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蕾
一部望远镜、两只狗、一群骆驼和羊,陪伴一个蒙古族老人走过了半个世纪。一次选择,让这位老人在国境线上守护了一生,她用忠诚和热血守护祖国北疆,在大漠戈壁树起了一面永不褪色的鲜艳旗帜。在老人看来,只要有国旗飘扬的地方,就是自己的国,就是自己的家。这位蒙古族老人,她叫尼玛。
1971年,25岁的尼玛戴着红花、背起3岁的儿子哈达布和做出了影响她一生的选择,来到中蒙边境线做一名护边员。这一去,就是近半个世纪。在边境上生活和巡边不是一件易事,他们取暖、做饭所烧的煤,只能到200多公里外的额济纳旗或者更远的阿拉善左旗拉运。生活在大漠戈壁,除了生活上的困难,还要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但尼玛从未想过离开这片土地。
一朝立志笃践行,衣带渐宽终不悔。尼玛把最美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祖国的边防事业,同时也与驻守的一批批边防官兵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尼玛额吉”。
如今,70多岁的尼玛额吉骑不了摩托车,上不了驼背,无法独自一人出去巡边,她的儿子哈达布和继承了母亲的初心,一家人继续坚守在北疆大地。从青丝到白发,从母亲背儿子巡边到儿子搀扶母亲瞭望国境线,50多年来,母子俩累计巡逻长度达到了18万公里,被称为边境线上的“活界碑”。
一户人家,两代传承,一次选择,一生守护。那份朴素的执着,那份刚毅的挚爱,那份对初心一往无前的坚守,令人动容。几十年如一日,她始终把党和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用热血和忠诚守护着祖国北疆边境线,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坚韧不拔、艰苦奋斗,在大漠戈壁上树起了一面永不褪色的鲜艳旗帜。
国泰民安,天下归心。建设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谆谆嘱托、殷切期望,是党中央对内蒙古的发展定位,是内蒙古对国家政治安全、边疆安宁所负的重大责任。全区各族干部群众要牢记嘱托,守望相助,让祖国“北大门”牢不可破、坚不可摧,共同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