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宇曦 通讯员 孙艺璇) 秋高气爽,风朗气清,在开学之际,内蒙古民族大学派出所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发挥先进模范作用,通过对以往校园案事件深入分析,并针对当下社会环境及大学生成长特点,结合夏季治安专项行动“百日行动”的具体要求,针对大学校园实际特点,本着打防相辅,预防为主的原则,经过精心策划,8月20日,在开学迎新生期间开辟“摊位”,就地取材为大学生倾情奉上开学“平安大礼包”。
平安大礼包之毒品安全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网络应用的广泛,青少年利用网络的时间和空间的禁锢逐渐钝化,吸食毒品、贩卖毒品、容留吸毒等毒品犯罪低龄化趋势明显,诸如笑气、摇头丸、K粉等新型毒品在全国各大高校校园里开始出现,药物滥用问题也十分凸显。针对上述问题,民大所本着源头治理、冒头就打、教育转化的原则展开宣传活动。
在活动现场,民警通过拉条幅、发放传单、展示仿真毒品样本的方式进行禁毒宣传。让学生们充分了解传统毒品和新型毒品的外型特征、成瘾特点、吸食危害,并结合大学生吸毒典型案例向学生及家长广而告之。真正做到根植于大学校园,服务于广大师生,密织禁毒之网。
平安大礼包之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电信网络诈骗具有隐蔽性高、技术性强、侦查成本高的特点,受害者能尽数追回被骗款项的寥寥无几。大学生群体既是网络终端的使用者又是发布者,同时又是参与者,网络贷款、刷单、冒充熟人类诈骗在大学校园里层出不穷,虽在国家大力打击下有好转趋势,但学生受骗的还大有人在。民警现场指导学生及家长安装“国家反诈APP”并开启短信、来电预警功能,力争让学生“满怀期待上学来,人身财产不受害”。
民警向过往学生及家长强调:不要贪图蝇头小利,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点击不明链接和软件,不轻信“好友”“国家机关”来电,切实做到防火防盗防诈骗,不理不睬不给钱。
平安大礼包之防范跨境赌博
网络游戏、短视频、微博、微信各类网站充斥着大学生的生活,一些诸如“在线发牌”“炸金花”“四人麻将”的软件比比皆是,殊不知这些不明网站具有一定风险性,钓鱼木马、不良引导、网络诈骗、跨境赌博都是这类网站背后隐藏的黑手。
民大派出所民警通过发放宣传单及案例讲解的方式告诫在校学生针对校园的线上平台往往是集网络赌博与电信诈骗于一体的,他们的目的无非就是利用大学生涉世未深、贪心不止而非法获利,其手段是通过高利诱惑、寻找代理、快速返现等噱头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再通过套现、交纳保证金、激活账户等借口套取钱财,而参与跨境赌博的学生不仅血本无归还可能涉及到洗钱、赌博等罪名而身陷囹圄。
平安大礼包之消防安全
内蒙古民族大学是通辽市惟一一所综合性大学,校区集教学楼、实验室、宿舍、行政楼、食堂、快递超市于一体,且在校人数众多,消防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民大派出所本着防患未然的原则在新学期伊始向广大学生宣传消防的重要性并现场演示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告诫学生要规范宿舍用电,认真落实宿舍离人断电、不使用大功率用电器等消防管理要求,争取从源头上遏制校园火情的发生。
平安大礼包之心理健康
现代社会环境日渐复杂,加之大学生成长环境、教育模式的迭代更新速度快,学习、就业压力大,情商、财商发展不均衡,情绪管理不到位,导致心理问题成为影响在校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民大派出所民警十分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特别印发心理健康小贴士、调查问卷在开学第一天向学生们发放,切实做到关注、关心、关爱大学生心理健康。
在新学期第一天,民大派出所为学生们送去“安全大礼包”,在学生安全工作上花心思、下功夫,也在密切警校合作、共筑安全防线上做足文章。高校树德育人谱教育之音,警察守护平安奏安全之乐,民大派出所为构建平安校园助力才是必行之策,切实做到保一方平安,护一方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