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第6B版:书香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读《活着》有感

文/李可心

在阅读著名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活着》之前,我也从不同角度感受着“活着”给予我的震撼以及壮美。它是泰戈尔面对生与死的吟唱——“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它也是司马迁面对人生的感慨——“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奈何,我自知未曾经历岁月的洗礼,因而常常疑惑于“何为活着”以及“活着的意义”。而《活着》为我解开了心中的诸多疑惑,带给我颇多感触。

本书讲述了徐福贵苦难的一生。曾经远近闻名的阔少爷福贵因嫖娼赌博被骗而败尽家产, 他也由骄奢淫逸,躺在肥胖的妓女身上的富家子到耕作在田间地头,跟同名的老牛相依为命的老农民, 福贵一生的苦难由此拉开了大幕, 他先后经历了父亲、母亲、妻子、儿子、女儿、女婿、外孙以及众多亲人相继离世的打击。其中,当我读到福贵的儿子有庆因献血导致失血过多而死去时,我为有庆的死而惋惜,也为当时社会的黑暗而感到愤懑;当我读到福贵失去儿子并亲手埋葬他时,我感受到了福贵的无奈与绝望。我们无法经历福贵跌宕与不幸的遭遇,但不能不承认,苦难是人存在的基本状况。叔本华曾说:“欲求和挣扎是人的全部本质, 完全可以和不能解脱的口渴相比拟。人从来就是痛苦的, 由于他的本质就是落在痛苦的手心里的。”人注定无法否定、逃避与远离苦难。 苦难是人不得不面对的生存环境。

即使生活中有百般磨难,但更多的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诗意与美好。所以,我想“活着”最大的意义便在于“感受”。去感受“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的人间烟火气;去感受“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书香气;去感受“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凌云志气……我们体悟到担当的力量,爱的光辉,生命的坚韧,并在不同的人生体验中实现人生价值,让生命发光、发热。

正如余华在这本书的序言中所言,“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生命是属于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如果你正徘徊在生活的十字街头,如果你正在品尝生活的酸辣苦痛,请你读一读余华先生的《活着》,相信你能从主人公福贵千般磨难、万般打击而依然顽强地活下去的故事中读懂生活的意义,生命的意义!

版权所有 ©2022 通辽日报 蒙ICP备 1020019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