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第7B版: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赋能“双减”智慧引领 助力学子丰盈暑期

——科尔沁区暑期“优课在线”活动纪实

本报记者 管炜 通讯员 时颖良

为了增强学生理想信念,引导学生乐学、会玩,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带动学生过好“双减”后的第二个假期,减轻家长负担,科尔沁区教体局和科尔沁区教育研修中心面向全区义务教育学生,精心设置了假期免费课程,开展“优课在线”直播活动,借助科尔沁区教体局智慧教育云平台,让学生享受了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引导学生在假期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助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暑期前,在遵循课程标准、尊重学生成长需求前提下,教育研修中心筹备一个多月之久,集合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区域精英教师团队,调动教研部、课程部、信息中心、体艺卫部等多方力量通力合作,为科尔沁区辖区学生量身定制暑期课程。暑期课程以“互联网+教育”形式,用两周时间通过云平台直播了43节课程。

本次暑假线上优质课程融合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科学性、艺术性课程的特点,力求创新鲜活,简短有效,开拓视野,使学生以德润心,以智启真,以体强身,以美修身,以劳力行,丰盈学生们宝贵的暑期生活。

统领规划、顶层设计。在科尔沁区教体局的倡导、引领和组织下,科尔沁区教育研修中心积极部署,并提出课程方案的建构设想,课程部和教研员闻令而动,筛选区域内各学科名师,分头召开联席会议。课程部、中小学教研员、信息中心,体艺卫等各部门分工明确,步调一致,齐心协力,共同探讨,创新思路,殚精竭虑,努力为学生和家长呈现一期启迪心智、开阔眼界的暑期优质课程资源。

问需于民、服务于民。在课程建构初期,课程部负责了大量的调查问卷工作,获得29100份反馈,学生和家长的有效建议和设想为课程的建构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构建课程的过程中,教育研修中心遵循思想性、科学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新课标原则,积极探索教育新路径,引领学生在暑假期间感悟新知、拓宽视野,更致力于为成长中的莘莘学子系好理想信念的扣子,开展了“小课堂 大思政” “快乐田间”劳动课等深入人心的教育活动,努力为新课程改革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让学生们有一个全新的假期课程体验。

阶段实施、有效覆盖。第一阶段为前期准备,主要是召开线上课程设计的启动会议,确定目标,让参与的所有老师了解课程设计的整体思路,合理规划课程设置。第二阶段初步形成假期线上课程设计架构及直播前准备工作,共计开设17门课,涵盖中小学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心理、思政、劳动、人工智能,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总计10天的课程落实五育并举,学生参与互动,融知识性、技能性、趣味性于一体,体现各科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教研员和中小学名师一起选择学习内容、设计教案、集体备课、反复磨课、精心推敲,为直播课程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第三阶段为直播过程中线上课程的跟踪与辅导,遴选出来自16所基础学校的48名优秀教师做了43节优质课程,在课程准备和直播全过程中教育研修中心的教研员们与各科直播教师共同担负职责,随时处理各种问题,全程跟踪辅导线上答疑。

功夫不负有心人。科尔沁区暑期“优课在线”活动经过前期精心设计、反复磨砺、研讨论证,将一节节知识丰满、趣味横生的课程推送到智慧平台,并对课例资源、教学设计、直播实录等进行了分析汇总,留下了影像资料。这次创新尝试做到了专业学科全覆盖、教师资源全整合、受益学生人数多,为今后假期线上课程提供了良好示范,为未来的新课改提供了新思路。

版权所有 ©2022 通辽日报 蒙ICP备 1020019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