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晓飞) 今年以来,我市聚焦结果导向,以“反弹琵琶”优化提升各领域营商环境,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安全感在重塑公平普惠的法治监管环境中持续增强。
法治利企扎实推进。成立全国首家市级政法舆情处置“三同步”指挥中心和全区首家调解、仲裁、诉讼“三位一体”金融纠纷调解中心,上半年成功调解案件1600件,涉案金额3.18亿元,调解成功率达到90%以上,累计为金融消费者、中小微企业减免罚息、违约金达1230余万元。探索适用“执转破”程序,实现诉讼、执行24小时服务,建成首批涉案企业合规三方监督评估人才库。在科尔沁区和扎鲁特旗试点推进企业合规改革,护航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科左后旗主动服务重点产业发展,成立全区首家肉牛产业巡回审判点。
监管执法包容审慎。坚持“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深化“综合查一次”改革,推动“进一次门、查多项事”,突出执法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编制市本级跨部门联合执法事项清单,梳理涉企监督检查事项清单,对守法企业做到“无事不扰”。创新实施服务型监管,深入开展“百人百企”助力企业提质升级行动、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行动、“走基层、办实事、优环境”专项行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开鲁县着力优化执法环境,制定涉企执法检查“双报备”制度,创新实行“安全环保管家”机制,通过提前介入、提前发现、提前解决,帮助企业化解安全环保风险隐患1000多件,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的满意度和获得感。畅通涉企案件“绿色直通车”,对涉企行政复议案件,除重大疑难案件外,一律实行“快审快结”,全市法院涉企案件速裁占比达到66.2%,涉企案件最快20天办结。
竞争秩序稳步向好。与区内外54家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对接实施“1+X”评标专家异地随机抽取,有效解决评标“小圈子”“熟面孔”问题;加大强制服务收费、不合理加价收费等涉企违规收费治理力度。诚信体系逐步完善。建立《行政处罚决定书》与《信用修复告知书》“两书同送”机制,被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确定为全区试点和亮点工作,在全区范围推广。针对企业评优、评审、审批环节受信用问题影响无法参与情况,在全区首创信用核查前移至企业材料组织环节,推行“承诺容缺”“承诺免查”信用修复模式,年初以来移出异常名录1.1万户,移出严重违法失信名单24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