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欣欣 孟来
对于血液病患者而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途径之一,可是非血缘关系之间的造血干细胞适配概率却极低,从初配成功、体检,再到深入配型监测,每一次成功配对,都是生命的奇迹,而24岁的奈曼旗小伙冷冰就创造了这一奇迹。
最近,就读于内蒙古医科大学研究生二年级的奈曼旗小伙冷冰请了一个“小长假”,耗时5天,注射6针动员剂,进行3个小时的造血干细胞分离采集,循环全血27次,成功捐献了183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第151例,奈曼旗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冷冰是一名临床医学专业的研究生,也是一名共青团员。5月17日,在注射完最后一支动员剂后,冷冰进入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最后一个环节——造血干细胞采集。
提起加入中华骨髓库,冷冰说,这都源于4年前的一次偶然无偿献血。冷冰告诉笔者:“2019年的一天,我和大学同学在校园里散步,当天正好是世界献血日,一辆流动献血车正停在我们学校,我和同学都捐了一个造血干细胞血样。”
2022年7月的一天,冷冰意外接到沈阳红十字会的电话,说他的骨髓与一名两岁的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了。当时,他简直不敢相信,这么小的几率竟然被自己遇上了。
冷冰说:“当时比较激动,难以置信。我第一时间就给父母打去了电话,告诉他们我配型成功的事,父母担心这件事会对我的身体造成伤害。因为我本身是学医的,就细心地给他们讲解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原理,告诉他们这对身体没有危害,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就会好起来。”
在征求了父母的同意后,冷冰答应捐献造血干细胞,并顺利通过了高分辨配型和捐献前体检,正式进入捐献流程。
冷冰的母亲车剑辉告诉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我们最后还是同意了孩子的决定,毕竟他是在挽救一条鲜活的生命。虽然还是有点担心孩子的健康会受影响,但是如果不同意他捐献,我们可能会后悔一辈子。我儿子特别勇敢,他是我们的骄傲。”
如今,冷冰成功捐赠造血干细胞的消息,也传遍了家乡的大街小巷。冷冰的高中同学李文杰说:“我从网络上看到了冷冰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报道,作为他的同学,我感到非常的骄傲。冷冰是我们年轻人的榜样,我也要向冷冰学习。”
作为一名医学研究生,冷冰认为,救死扶伤是自己应尽的职责,他为自己能用这种特殊的方式挽救一个孩子的生命而感到无比自豪。据了解,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冷冰也是个刻苦努力的好学生,课余时,他积极参加各种运动项目和献爱心活动,他说,这样的人生才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