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
第1B版:要闻 下一版  
上一篇

向担当要发展

本报记者 郭晓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检验我们的行动、考验我们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内蒙古人民、亲自指引内蒙古发展、殷切寄予内蒙古厚望。我们没有理由不自信、没有理由不奋进。我们一定要强化责任担当、把握历史机遇,切实从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中获得前行的动力,拿出奋起直追、迎头赶上的劲头,用通辽干部群众识大体、顾大局、讲风格、求奉献、有担当的实际行动加快跨越追赶,以一域之光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业添彩。

办好完成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是内蒙古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主抓手。

市委六届五次全会指出:通辽要自觉以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统领各方面工作,坚定不移办好两件大事,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和意志把各项事业发展推向前进。

担当作为不是坐而论道、光说不练。

这亦是发展所需。

(一)

成事之要,担当为先

当下的通辽,为何着重强调担当?

这是使命所系。

身在其位,必谋其职。干事担当,是党员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自治区党委对通辽的发展始终充满信心、寄予厚望。作为“蒙东重镇”,通辽在“闯新路、进中游”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承担着重要使命,各项改革发展任务艰巨,没有担当有为的主动性,是做不好工作的。在发展蓝图面前,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干出样子。

“为官避事平生耻。”当前,通辽改革发展持续向深水区挺进,容易改的问题基本都改了,剩下的大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诸如产业转型升级缓慢、科技创新短板明显、发展后劲接续不足、营商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仍需下大力气解决,能否革除积弊、迎难而上,关键就在干部能否把责任扛起来、把担子挑起来。如果干部一味求稳,总拿追责问责当挡箭牌;不敢担当,没有领导批示不想干、没有会议纪要不敢干,那么,就可能会在按部就班中坐失良机、在四平八稳中延误时机、在观望等待中贻误战机。

加快工作作风重塑再造,就是要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坚决纠正“慢、粗、虚”的问题,以领导干部的一马当先带动全市上下的万马奔腾,全面塑造地区发展正面形象和干部队伍良好风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针对做好内蒙古工作提到“蒙古马精神”,将其高度凝练为“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以此激励内蒙古的干部群众奋发有为、干事创业。对此,我们一定要深刻领悟、躬身实践。

加快产业结构重塑再造,就是在积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上下功夫,全力以赴把结构调过来、功能转过来、质量提上来。农牧业要在巩固提升玉米、肉牛两大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在种养端、加工端齐发力,打破种植养殖效益“天花板”,加快改变“原粮活畜”经营方式。工业要坚持集中集约集聚发展原则,加大育链延链补链强链力度,以链式思维构建产业集群、涵养产业生态,提升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力。服务业要在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上做文章,加快培育壮大商贸物流、文化旅游、数字经济、金融服务等新兴产业,切实强化中心城区的龙头地位,尽快让通辽的商气活起来、人气聚起来、烟火气旺起来。

加快思想观念重塑再造,就是要持续强化“七个摒弃”,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以比学赶超推动进位争优,努力在新征程上跑好关键一棒。立足通辽发展现状和干部实际,要在落实好自治区提出的“改错就是改革”“理顺和健全体制机制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节约就是增长、就是发展”“深化区域合作也是开放”等理念的基础上,牢固树立大抓发展、快抓发展的意识,讲求质量、争创一流的意识,敢于创新、勇于创造的意识。

担当是知不足而奋进。

我们要和“‘我不如人’说再见,把在一些领域创一流、当标兵的雄心壮志树起来”,牢记嘱托,竭忠尽智地把通辽的事情办好,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通辽新篇章。

越是爬坡过坎,通辽越要担当实干。

(二)

担当之要,向实用力

向实用力,当从何处落笔?

答案是不务虚功。

担当必须杜绝虚干,何为虚干?虚干就是“伪忙碌”。这是典型的形式主义,看似忙碌、实则无功。

担当和不担当不一样,实干和虚干也不一样。一定要抛弃虚干作派、砥砺实干精神,围绕办好两件大事牢牢扛起政治担当、思想担当、行动担当,把各项工作往实里抓、往细里抓、往成里抓,不断创造“无中生有”“有中生奇”“ 跨越追赶”的发展奇迹,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向组织、向群众报账交卷。

为什么部分干部热衷于“虚干”?

一些干部在信仰上淡化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政绩观有偏差。热衷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只重“显绩”,不重“潜绩”。

针对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总书记指出:“对贯彻党中央精神‘说起来重要、喊起来响亮、做起来挂空挡’的行为要严肃查处,决不允许‘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五大任务明晰了内蒙古发展的战略定位,也事关国家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安全、边疆安全,是通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要责和重任所在。可以说,五大任务做好了、落实了,既是对我们讲政治讲忠诚最好的诠释,也将为通辽现代化建设提供最有力最可靠的支撑。

凝心聚力完成好五大任务,全市上下要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严格落实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要求,主动在全局中思考、自觉在大局下行动,持续奋斗不停歇,一茬接着一茬干,全力推动五大任务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唯有担当,方能实干;唯有实干,方能发展。

(三)

以民为始,干实干成

心中有民,行之为民。担当实干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干到群众心坎去。“心无百姓莫为官。”一句话道出了总书记的为民情怀,也道明了实干惠民的本质。

热爱人民不是一句口号,要有深刻的理性认识和具体的实践行动。1980年7月,为推广和总结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清远经验”,时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习仲勋同志一连四天蹲点调研,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最终使之由“地方粮票”变身为“全国粮票”。这也证明,调研要下真功夫,不当群众的老先生,甘当人民的小学生,才能得真知、出实招。反之,一天跑几个点,蜻蜓点水,则难以深入。

当前,通辽正按照总书记“扬长避短、培优增效”的要求,在积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上下功夫,全力以赴把结构调过来、功能转过来、质量提上来,更要满怀对群众的温情、对城市的深情、对工作的热情。在接地气、通民意中改作风,把群众反感的事情清出去,把群众满意的事情干到底。

干到一线去;干到难处去。

“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事不避难,干在难处。干部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敢干事、干成事,是领导干部的职责使然,亦是担当体现。在发展中难免会出现新情况、遇到新难题,我们必须以全新的精神面貌,主动作为、担当有为。这就要求领导干部,一方面,要下苦功,摸清堵点难点痛点,切好脉开良方。另一方面,要迎难而上,多些“雪中送炭”、服务到家;聚焦民生所盼,多用“绣花功夫”,以实干实绩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新时代继续保持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是党中央对内蒙古提出的殷切希望,我们要深刻理解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内涵和外延,坚定不移落实好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各项任务。7月3日至5日召开的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上,审议通过的《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决定》,这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提供了有力指导。

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是要以更高的要求、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做好通辽市各项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拿出与全方位模范相匹配的作风和干劲,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昂扬的奋进姿态推动各项事业发展。

关山万里路,践履作雄行。

在这个千帆竞发、万卉争荣的时代,在这座热火朝天、激情燃烧的城市,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担当作为,明晰这座城市发展进向、明了干部价值取向、明确个人奋斗方向,始终保持热爱,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同向而行。

版权所有 ©2022 通辽日报 蒙ICP备 1020019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