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科尔沁区紧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强化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聚焦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科尔沁区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优化“智慧大农业”发展格局,全面推广水肥一体化、密植高产调控、复合式机械等农机农技。2022年,玉米优质高效增粮示范区亩产达1088公斤,创东北地区单产纪录,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今年,科区农作物总播面积达22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在207万亩左右,为全年粮食丰收打下坚实基础。丰富主城区“菜篮子”供应,将扩增设施农业净面积到1.5万亩、露地蔬菜增至10万亩。同时,以扩林添绿致富为目标,重点推动大林、莫力庙、庆和等林果核心基地建设,扩大锦绣海棠、文冠果、沙地葡萄等经济林面积。做大做强现代设施畜牧业,国家肉牛产业集群项目已全面建成,天利“种养+”设施农业园区投入运营,振华种肉羊合作社获评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今年将推动北牛农牧、福成集团等肉牛养殖屠宰基地建设,用好用活肉牛养殖扶持政策,实现肉牛存栏稳固在33万头以上,聚力打造集群养殖、精深加工、金融赋能等全要素闭环发展格局。
聚焦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建设玉米生产加工、冷凉蔬菜、育肥牛养殖、蒙中药材、特色林果等富民产业,加快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提高设施农业发展规模质量和生产效益。深化秸秆全域全量利用,以“粮改饲”扩面种养一体化,依托国能生物项目丰富资源化利用路径,构建以原料化为主,饲料化、肥料化为辅的“一主两辅”格局。全方位培育新型农牧业专业合作社,依托种羊、大葱等产业优势,推动产业化联合体突破10家,实现“立体种养”带动产销两旺。全力争取科尔沁葡萄、黄芪、塞外红苹果通过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稳步提升科尔沁牛、海天沙棘、庆和西红柿等特色产品溢价能力,多维推进“三品一标”品牌建设。创新发展“街道+苏木镇”对接合作模式,加速中农批冷链物流、首农农产品批发项目签约落地,实现冷凉蔬菜“出村进城、出蒙进京”。同时,推动中国北方科尔沁植物种苗研发繁育基地、国药健康产业园高效运行,全力打造“接二连三”的现代农业生态产业示范园区。
聚焦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科尔沁区把加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广泛开展“文明村镇”“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创建评选活动,截至目前,全区334个嘎查村有县级及以上文明村镇202个,各类先进典型387个。涌现出国家级道德模范提名奖2人、自治区级道德模范及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7人、市级道德模范及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19人。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总结推广余粮堡镇太平庄村“板凳议事会”、清河镇西姜村“爱心超市”、敖力布皋镇党政班子以上率下“软引导+硬约束”等治理方式。大力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有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庆和镇产业发展志愿服务、丰田镇“六素养六提升”、大林镇“金牛创富”,奏响了文明实践大合唱。
(郭诗语 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