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
第2B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霍市:“养老”变“享老”托起幸福“夕阳红”

本报特约通讯员 美丽

三夏时节,走进霍林郭勒市珠斯花街道新六十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阳光透过窗户照到正围坐一起打牌、下棋、晒太阳的老人身上,画面既温暖又温馨。

今年70岁的马云芳老人是新六十栋社区居民,每天他都会准时来到这里,在棋牌室打牌,在文体活动室切磋球技,和老年朋友们谈心交流,原本枯燥的生活变得丰富起来,也解决了孩子们的后顾之忧。“离家特别近,活动项目也多,有这么好的活动场所,大家都非常开心。”马云芳老人说。

新六十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面积500平方米,于2022年5月份建成并投入使用。自运营以来,为周边1500余名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服务,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多层次的生活需求。2022年该社区被授予“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社区”称号。

红烧鸡腿、干炸黄花鱼、豆芽炒韭菜……荤素搭配,营养丰富;米饭、饺子、窝窝头……种类多样,摆放整齐。正值中午饭点,在莫斯台街道友谊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老人们有说有笑地共进午餐。今年72岁的王丽萍老人是这里的常客,每天都来锻炼身体、唠家常、练马头琴,与大家一起享受家门口养老的快乐时光。

为老小餐厅,民生大文章。“物美价廉离家近”的助餐服务让老人们在一菜一饭之中,品味幸福味道。友谊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自今年3月建成运营以来,为社区1400余名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聊、助行、助学等10余项服务,让老年人就近享受高质量照料服务,真正实现吃不愁、病不忧、孤不独、乐有伴。

据了解,霍市现有60周岁以上老年人1.68万人,特困供养人员97人。为满足老年群体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该市始终坚持把发展老龄事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真金白银”助力养老服务事业发展。该市民政局加强统筹调度、增强服务供给,努力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综合服务体系,让公共服务沉下去,营商环境优起来,公众满意度升起来。

“目前,我市共建成各类养老机构和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7个,设置床位204张,可开展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家政服务、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法律服务、助餐等服务,覆盖周边13200名老人。同时,投资2490万元启动建设了中心敬老院项目,建筑面积7950平方米,计划设置床位292张,目前已完成工程验收,下一步将采取公建民营的方式运营。”霍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眼下珠斯花街道创业社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也正在建设中,预计6月底建成,届时将为辖区老年人提供更全面、更专业、更周到的养老服务。

为让老年人晚年生活有所托、无所忧,霍市持续完善老年人福利体系,早在2008年就出台了《霍林郭勒市70岁以上老年人生活补贴发放(暂行)办法》,为该市70岁以上老年人每人每月发放300元生活补贴,80岁以上老年人每人每月发放400元,90岁以上老年人每人每月发放800元,实现了60岁以上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全覆盖,不断提高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居家小改造,养老更安全。为切实提升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安全性、便利性,近年来,霍市民政局积极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民生工程项目,“一户一案”精准服务,切实提高老人居家生活的便利性及舒适度,持续温暖“快时代”中的“慢人群”。

“下一步,霍市民政局将多方面保障老年人权益,不断加大为老服务力度,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让养老服务覆盖更有广度、服务更有温度、保障更有力度,让‘养老’变‘享老’。”霍市民政局副局长额日贺图说。

版权所有 ©2022 通辽日报 蒙ICP备 1020019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