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第1B版:要闻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小田变大田” 省心又增收

宋颖 李树刚

“上回和你说的咱们村土地整合的事儿想得怎么样了?”

“土地整合后我的好地亩数不会变少吧?”郎宪英说出了心中的顾虑。

“放心吧,以前有多少好地,整合后保证你还有多少好地。”奈曼旗青龙山镇平房村党支部书记王守君回答道。

“土地种了这么多年有感情,要调换还是真有点舍不得,不过土地也太零碎了,种地不方便,我同意整合。”郎宪英终于下定了决心。

历时5个月时间,平房村的“土地整合”工作终于“靴子落地”,根据村民的意见,决定对现有耕地进行整合。

王汉明家的12亩耕地零零散散共计有13处,平均每块地不到1亩,过于零碎的土地让王汉明耕种起来十分不便。

“最小的地块只有0.5亩,别说上机车了,用犁杖种都费劲,全靠人工,费时费力。”“土地整合后,再也不用为种地犯愁了,还能搞机械化生产了。”王汉明说着土地整合的好处。

王守君介绍,1996年二轮土地承包时,为了追求公平,按照土地质量把耕地划分了10多个等级,各等级土地均分。在当时来看,都是用畜力种地,并没有什么大问题。现在和过去不同了,土地过于分散不利于机械化作业,弊端越来越明显了,尤其是因为几垄地而产生的纠纷几乎天天都有。为了从根源上解决这些问题,村里通过民意调查,决定实施土地整合。

村民姜贵非常支持土地整合。“我家有10多块地,耕种起来十分不便。”这几年眼看着别的村栽辣椒、种甘薯,收入翻番,让姜贵很羡慕。“我也想栽,但没有连片的地,机械上不去,根本没办法栽种。”说起以后种地的规划,姜贵充满了期待,“就拿种甘薯来说,一亩地的纯收入至少是种玉米的2——3倍,土地整合以后,我也想栽植甘薯或红干椒之类的经济作物。”

“土地整合后,在保证地力不变、亩数不变情况下,每家耕地最多3处,既能实现机械作业又能满足特色种植的要求。”眼看多年的愿望变为现实,王守君很欣慰。

版权所有 ©2022 通辽日报 蒙ICP备 1020019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