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通讯员 赵文嘉
这段时间,科左后旗巴胡塔苏木伊和塔拉嘎查党支部书记杨光一直在反复研读党的二十大报告。报告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内容,让他对如何发展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今年合作社的收成不错,我们计划给群众分红100万元。”“合作社300平方米的挤奶车间建成后,全村200多头奶牛将在这里享受现代化的挤奶服务,为群众增加收入60万元。”杨光自豪地说。
来到伊和塔拉养牛合作社,只见4栋宽敞的牛舍排列整齐,400多头母牛、公牛、犊牛分栏饲养。“我们计划建设雨水与粪便分流设施、排水排污渠道、粪便处理系统。明年再新建1座牛舍,每年增加肉牛100头,逐步扩大养殖规模。”杨光介绍说。
2019年8月15日,由党支部和党员领办的伊和塔拉黄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通过党员带头引导群众,嘎查172户487人以土地、资金、劳务方式全部入社。合作社整合资金400万元,建成两栋可容纳500头牛的专业化牛棚、200平方米办公场所,购入基础母牛101头进行集中养殖。同时,采取“买——卖——买”短循环模式,从牛市购买基础母牛,短期育肥后,线上线下销售,三年累计交易黄牛1000头。伊和塔拉嘎查通过村集体土地入股、社员入股、企业投资等方式,投入近400万元,以合作社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增收。
在领办黄牛养殖合作社的基础上,嘎查党支部又先后领办蚯蚓养殖、水稻种植、手工艺品合作社,延伸黄牛养殖产业链,逐渐形成了“黄牛养殖——牛粪养蚯蚓生产有机肥——有机肥种植水稻”循环发展产业链。目前,合作社黄牛存栏460头,年生产绿色水稻10万斤。
如今,伊和塔拉嘎查黄牛养殖已成为主导产业,现有黄牛存栏3800头。今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可达2万多元,嘎查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50多万元。
“我们还有更大的目标!”杨光介绍,伊和塔拉嘎查利用临近黄牛交易市场的优势,建起了2100平方米的黄牛产业观光园和黄牛博物馆。目前,主体框架等大部分工程已经完成。黄牛博物馆里的精品育肥牛馆、西门塔尔母牛馆、精品母牛馆里将有活牛展示。“我们还将建设‘戏牛馆’,观众可以骑牛、斗牛、和牛合影等等,欢迎你来!”杨光发出了热情的邀请。
“家有三头牛,生活不用愁。” 如今,靠牛产业增收致富早已成为科左后旗农牧民的共识。科左后旗把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养殖作为转变肉牛产业发展方式、提高产业综合效益的关键举措,按照规模发展区、产能拓展区、综合产业园区进行布局,推动肉牛养殖扩群增量,建设了“由适度规模的标准化养殖小区组成大规模集约化养殖基地”的肉牛养殖新模式。全旗现有家庭牧场493家,养牛专业示范合作社83个,人畜分离养殖小区52个,标准化肉牛养殖场10个,大型养殖企业2家。19个苏木镇中有10个养殖规模超5万头,262个行政村中有44个养殖规模超5000头。2022牧业年度全旗牲畜存栏180.24万头只口,同比增长9.4%。其中,牛存栏104.33万头,同比增长12.8%。
“下一步,我们将千方百计把规模做大、把品牌做强,切实增强产业吸附能力。力争到2026年,肉牛屠宰加工量达到30万头,深加工产值达到百亿元。”谈到未来的发展规划, 副旗长佟国彪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