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晓飞
今年的建筑施工期内,在棚户区改造回迁安置房(盛世华府)项目建设现场,各项施工内容有序推进。
该项目是开发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总投资3.8亿元,占地面积70.7亩,建筑面积11.39万平方米,拟建建筑物16栋,其中9栋为单体住宅楼,涉及642套房源,586套用于双庙子、朱家两个城中村回迁安置。现住宅楼已封顶,计划于2023年10月交付使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我市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到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持续改善住房困难群众居住条件,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2022年,我市结合全市保障性租赁住房需求和存量土地、房屋资源摸底调查结果,从供需两端着眼,确定了2022年度建设369套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目标任务,现已完成年度开工任务。筹集重点主要在产业园区配套建设,分别是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可降解产业园配套宿舍楼项目和内蒙古(奈曼)经安有色金属材料公司配套宿舍楼项目。项目计划建筑面积1.53万平方米,共建设三栋以30平方米为主的小户型宿舍。目前,均已主体封顶。交付使用后,可解决2000名产业工人住房困难问题。
十年来,我市致力于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努力为困难群众安居托底。坚持公租房实物保障与租赁补贴并举,全市建设公共租赁住房(含廉租房)26762套,先后有近3万户困难家庭住进公租房,累计有24590户困难家庭领取了租赁补贴,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现应保尽保。全面推进棚户区改造,全市累计改造棚户区461个,建设11.84万套住房,让30多万居民搬离了低矮破旧的棚户区,住进了配套齐全的小区。
下一步,我市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持续关注群众期盼,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积极推广改(扩、翻)建的棚改新方式。同时,坚持实物保障与租赁补贴并举,做好城镇中等偏下及以下住房困难家庭的公租房保障工作,继续抓好安居暖房惠民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