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
第7B版:文荟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万万没想到,你竟然是这样的十一月?!

几场秋雨过后,打工人还没能闲下来,满树的桂花就已经开了又落,恰如诗经中所描绘的那般:“十月木叶皆陨落也”(注:此处的十月指农历十月,下文亦如是)。在这个“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季节,只有金灿灿的稻穗还在迎风摇摆

仿佛来说:“来呀来呀,来收了我呀!”

对于农民来说,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了一整年,为的就是这一个月的丰收,麻、黍、稷、麦、豆……“五谷”们拿着爱的号码牌排队等候着被打包,这么多的货物囤到哪里成了一个大问题。莫慌,莫慌,机智的种田人早在上个月就修好了谷场并且打扫得干干净净,只为迎接一车又一车的庄稼进仓。

接下来的这一个月西北风吹得正劲,一如曹孟德在《冬十月》中所说:“孟冬十月,西北风彷徨。”农历十月也被称为“阳月”,以此命名是取了一些阴阳平衡之意的。每当这时人们就会趁机在门外,焚烧用五色彩帛作成的冠带衣履祭奠先人,这个活动叫做“送寒衣”。

除了孟冬,农历十月还叫做冬飞、开冬……因为每年这个时候气温已经明显低了很多,这是冬天来临的前兆,于是怕冷的古人就不再参加户外那些抛头露面的娱乐活动,转而躲在薰着暖炉的屋子里,与同好一起赏玩古器、字画、彝鼎……还有人会找画师给自己画像,像极了现代人去拍冬日写真的模样。

和男子严肃“无聊“的室内活动比起来,女子的雅玩聚会是更加轻松好玩的,比如和姐妹分享新淘来的宝贝,再“炫耀“一波刚收来的名画。看到这里小编心想:这种乐趣今人也能复刻——约上三五好友去博物馆看展览不就有内味儿了?她们聚在一起或是弹一首新学的曲子,或是对坐下棋,或是缝织冬衣,或是交流刺绣针法。冬天的日子就这样被她们玩儿得明明白白。

上个月的银杏叶已经有些褪绿变黄的趋势了,到了这个月不少地区应该都能看到一树金黄的美景,黄叶纷纷飘落的美景背后,一种冬日美食也在悄悄酝酿。树上的银杏果成熟后,古人们便会将其摘去泡茶、烘烤、煮粥,也有人会把银杏的叶与果实入药,然后一整个“大润肺”“平秋燥”的目的就达到了。

本月茨菇(也称“慈菇”)也将迎来收获,许多诗人都曾写过这种萌萌的植物:

岸蓼疏红水荇青,茨菰花白小如萍。

——明 杨士奇《发淮安》

树暗小巢藏巧妇,渠荒新叶长慈姑。

——唐·白居易《履道池上作》

它是一种天然蔬菜也可以人工种植,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也有润肺止咳的功效。不仅可以煮着吃、炒着吃还能切片烤着吃。立冬前后正是吃冬笋的好时机, 冬笋被誉为“金衣白玉,蔬中一绝”。我国食笋的历史悠久,早在《诗经》中就有“其蔌维何,维笋及蒲” 的记载。今年的立冬赶在了11月7日,《月令七十二侯集解》称:“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作为冬天的第一个节气,立冬有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总而言之就是一个字:冷!

在明代诗人王稚登的眼里,立冬是“秋风吹尽旧庭柯”的萧瑟和“一点禅灯半轮月”的冷寂,但在古代作为“四时八节”之一的立冬可是一个重要的节日,百姓们会进行“拜冬”“贺冬”举办祭祖、饮宴、卜岁等活动。他们用时令佳品祭祀祖先,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向神灵祷告祈求来岁的丰年,宋人还会穿上新衣走街串巷,就像逢年过节那样庆贺往来。

汉魏时期的天子还会在立冬当天亲率群臣出郊举行“迎冬之礼”——赐群臣冬衣,并表彰、抚恤为国捐躯的烈士及其家属,以此鼓励民众御敌卫国。他们还会兴师动众地进行“大阅兵”,在天子的命令和监督下将帅要对部队进行集中训练

针对射箭、驾车和徒手搏斗等重要作战技能进行考核和检阅。比如明朝时期,明太祖曾数次在校场或午门外“阅武”,明成祖也效仿他不定时地“随地阅武”。立冬时节还有这样的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意思就是进入冬天得吃点好的,存够了脂肪和热量才能抵抗得了严寒,杀鸡宰鱼、炖牛煮羊,怎么滋补怎么来。这时候南北差异就体现出来了,南方多以肉食为补,北方呢?那必然还是饺子。且不说饺子的谐音“交子”意味着秋冬之交,单看它酷似耳朵的外形,多吃两口热乎的交子,保你耳朵能躲过北风的“摧残”。民间有这样一句劝酒令:“饺子就酒,越喝越有”。入了冬不仅要吃饺子还得喝上两口小酒

这时节,南方有些地区就会把刚收获的谷物拿出一部分来酿酒,此为“冬酿”,鲁迅先生钟爱的绍兴黄酒就是在立冬到第二年立春这段时间酿制的。

农历十月十五日是民间的传统节日“下元节”,今年赶在了公历的11月8日,下元节又称“消灾日”“下元水官节”。相传这天是“水官大帝”禹的生日,人们准备香烛祭品拜祀他,禹便会下凡为民化解厄运。下元节后不久就是“小雪”

《群芳谱》曰:“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就是说“小雪”未必真的是指下雪天,而是反映在这个节气到来时寒流活跃、降水渐增。

今年的小雪是在11月22日,如果能在十一月的尾声迎来一场初雪,那来年必定是个丰收年。

(来源:阅读公社)

版权所有 ©2022 通辽日报 蒙ICP备 1020019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