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内蒙古日报》(记者 郭洪申 通讯员 王肖)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通辽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和接续政策落地见效,生产效能不断释放,营商环境显著改善,有效需求持续回升,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呈现稳中向好、提质增效态势,彰显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韧性。
盟市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显示,前三季度,通辽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7.7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7.33亿元,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361.54亿元,增长3.8%;第三产业增加值548.84亿元,增长3.8%。
工业生产运行稳健,重点行业支撑有力。前三季度,通辽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从三大门类看,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采矿业下降12.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0.6%。重点行业支撑有力。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6%、23.1%、16.1%、2.7倍。主要产品产量实现较快增长。原铝、味精、平板玻璃、铁合金产量分别增长2.9%、11.8%、5.2%、2.5倍。企业营收不断改善。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51.33亿元,同比增长17.0%。
服务业市场稳定向好,营业收入增势显著。前三季度,通辽市服务业运行平稳。重点行业增势较好。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5.3%,房地产业增长3.2%,其他服务业增长4.2%。规模以上服务业加快复苏,1——8月,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7%,较1——7月加快1.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涉及的19个行业大类中,有16个行业营业收入实现正增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9.1%、8.2%和8.0%。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良好,重点领域持续发力。前三季度,通辽市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4.5%。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23.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79.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0.4%。重点领域支撑有力。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99.9%,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5.9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20.5%,拉动全部投资增长5.4个百分点。民间投资活力增强。民间投资同比增长41.2%,拉动全部投资增速28.2个百分点。高质量发展体系投资成效显著。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61.9%,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5.5%。
市场需求提振有力,消费潜力逐步释放。前三季度,通辽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41.2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92.2亿元,增长14.0%。城乡消费平稳增长。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5%。基本民生消费稳定增长。限额以上单位日用品类、中西药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16.1%和19.7%。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前三季度,通辽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84元,同比增长7.3%。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476元,增长6.1%;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53元,增长8.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35,较上年同期缩小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