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邵南
蒙医药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特的理论、奇特的组方原则、专属的药物、传统的炮制方式,为蒙药增添了神秘色彩。我市作为我国蒙古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也是蒙医药文明的发祥地。
蒙医药作为天生“蒙字标”,也是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近年来,我市将蒙医药产业作为“五大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蒙医药独特的人文优势、地域优势和全产业链优势,以蒙医药保护和传承为基础,以蒙医药创新和提升为重点,加快蒙医药标准化、规范化、产业化、国际化进程,着力打造绿色蒙医药全产业链及现代化产业集群。
产业优势得天独厚
我市蒙医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我市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适宜黄芪、甘草、苦参、防风、苍术等多种优质、名贵药材生长,全市共有药材500多种。加之土地资源丰富,平整开阔,便于机械化作业,重金属及农残较少,适合发展规模化、标准化药材种植。
因为这些条件的“加持”,通辽地区最早的医学记载就是蒙医,蒙医整骨术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库伦旗被命名为“中国蒙医药文化之乡”。
目前全市有蒙成药生产企业3家,有蒙药批准文号169个。其中,内蒙古蒙药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蒙药生产企业,内蒙古库伦蒙药有限公司是最早的蒙药生产企业,内蒙古科尔沁药业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蒙药贴生产企业。另外,有中药企业3家、中药文号186个。
历史的长河缓缓流淌,通辽蒙医药逐渐具备了较为完备的知识与理论、方法体系,传统验方、经典方、秘方、协定方和科研方层出不穷,收藏了自11世纪以来的蒙医药文献388部536册,汇集了历代专家学者的经验和智慧,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诊治经验。值得一提的是,中医药(蒙医药)全程参与疫情防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蒙医药治疗率达到99%!
近年来,我市蒙医药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健全。内蒙古民族大学具有蒙医药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其蒙药学科已形成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完整蒙医药学教育教学体系。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通辽职业学院药品食品系每年为社会培养蒙医药类毕业生400余人。内蒙古民族大学蒙药研发实验室是国家民委、教育部蒙医药研发工程重点实验室。2020年,内蒙古民族大学和通辽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内蒙古东部区中心食品药品检验所)联合申报国家药监局蒙药质量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这对我市蒙医药研发与蒙医药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发展方兴未艾
国内最大的蒙药生产基地、蒙药材种植基地、蒙药贴生产基地以及国内最早成立的蒙药厂都在我市,全国50%以上的蒙药成药产自我市。
蒙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我市以奈曼旗、科左中旗、扎鲁特旗、科左后旗等蒙中药材主产区为重点,布局百万亩药材基地,2021年,完成种植56.48万亩,中药(蒙药)生产企业实现产值20.4亿元。以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市蒙医医院、市蒙医整骨医院为龙头、旗县蒙医医院为骨干、苏木镇卫生院为基础、嘎查村卫生室为补充的蒙医四级服务网络初步建立。
蒙药科研成果丰硕。近年来,先后建立了国家药监局中药(蒙药)控制重点实验室,国家民委、教育部蒙医药研发工程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蒙医药重点实验室和内蒙古自治区工程实验室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近五年来,承担完成各级科研项目近200项。
自2015年以来,我市已连续举办七届蒙医药产业博览会,博览会已成为传播蒙医药文化的重要载体、蒙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和桥梁纽带,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尤其在蒙古国、俄罗斯打响了蒙医药品牌。
近年来,无论从量上还是质上,人们对蒙中医药服务需求有了“井喷式”的增长,多元化、个性化特征日益明显。蒙中医药服务正由主要提供医疗服务向提供融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于一体的全链条服务方向发展,以蒙中医医院为主导的医疗服务正向多层次保健产品方向发展,蒙医中医养生产品、保健理疗设备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
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如今,通辽市蒙医药在不断传承创新中飘香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