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苏作成
儿时,有一年的中秋节,晚饭后,我们早早地来到了庭院里。
那时我们已经知道了中秋与圆月的关系,在桂花的馨香中,我们等着欣赏美丽的圆月。不料,天空中层层的云,却如烟似雾,将圆月遮蔽了。是不是要过一个没有圆月的中秋呢?
正这样想,那一轮圆月却穿过了雾似的云,向上升,向上升,刹那间,一轮玉盘般的圆月,向村庄射出万道银光。此时的晚风棉絮般柔和,素绢似的轻云,又热烈地簇拥着那一轮玉盘了。
月光下,我们看到几串沉甸甸的葡萄,挂在庭院旁的葡萄架上。几只飞来飞去的萤火虫给庭院增添了几分迷人的情调。堂哥与他的恋人,一边窃窃私语,一边披着月光去河边漫步。
小河在如水的月光下慢慢地流淌。习习的晚风使得粼粼的波光,犹如细碎的小鱼,在水面欢快地跳跃和追逐。
母亲将月饼分给我们几个孩子,我们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
远处传来隐约的笛声,韵律婉转凄美。
此时,皎洁的玉盘已高挂天空,向村庄洒下如水的月光。深蓝色夜空中的玉盘,真是要多圆有多圆,要多亮有多亮,要多美有多美,它把一片皎洁的光辉,洒满了村庄的角角落落。
而此时如水的月光,桂花幽幽的馨香,池塘淡淡的雾气,村庄动人的笛声,河边恋人的私语,这一切,使故乡的中秋充满了盈盈的诗意。
葡萄架下,大爷讲述着关于中秋的传说。奶奶仍坐在树下一动不动,用她那双失明的眼睛“凝望”着通往家中的路,我们都知道那是她在思念远行的小儿子。
自古中秋就充满了诗情画意,古人把圆月看成团圆的象征,因此八月十五也称“团圆节”。千百年来,远在他乡的游子,总是以中秋的圆月来寄托对亲人的思念。无论是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还是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儿时,堂哥常会教我们诵读这些描写中秋的千古绝唱,给故乡的中秋增添了几许书香气。
“年年中秋待月圆,月圆最是相思时”。离开故乡多年的我,每到中秋赏月之时,常会凝望那如水的月光。那种凝望的目光,便是对相隔两地的亲人们最为隽永的思念。那淡淡的离愁和长长的思念常使漂泊的游子难以入眠,或许只有那如水的月光和桂花的馨香才能消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