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肖峰
职场焦虑
李卿是保险公司业务员,七年的职场生涯让她有房收入也不错,算是小有成功。步入“中产”的她,生活却毫无快乐可言。
“感觉很累!工作累,生活累,恋爱累,交际累,件件事都累,每天下来疲惫不堪,逐渐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
李卿说,事实上,工作的压力,让她感觉总有做不完的事,匆匆忙忙,感觉每件事完成的质量都不高,一向信心十足的她,甚至对自己的工作能力产生了怀疑。在感情上,她常常莫名其妙地跟男朋友陷入冷战状态,次数多了之后,双方都失去了激情乃至兴趣,几乎到了分手边缘,尽管她不想一份感情就此烟消云散,却又不知道如何改变现状。
更让她感到无奈的是,由于工作占去了她绝大部分时间,已经很久没有跟朋友联络,“觉得所有的朋友都抛弃了自己,心理上非常孤独。”
“明年我就31岁了,事业没进展,爱情不是我想像,年龄逐年增大,新人又层出不穷,自己连个主任都没混上,我就感到一阵阵恐慌。”李卿说:“每天一躺到床上,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工作,我根本睡不着。这种感觉太痛苦了。”
夜间长期失眠,早上没有动力起床,开始大量掉头发,紧张、担忧、口干、胸闷、心悸、出冷汗、厌食等。经常是随手拿着的东西,就不知道放哪了。李卿知道自己病了,找到心理医生。心理医生告诉她,她患有轻度抑郁症,需要药物和心理辅导。目前,她已经在心理门诊接受了抑郁症第一个疗程的治疗。
据了解,近两年心理疾病呈白领化、女性化、低龄化趋势。在心理疾病中抑郁型病人大多数为30岁以上都市女性,女性患抑郁症的人数是男性的3.5倍。
据通辽市心理咨询师贾文贤解释,女性心理疾病患者逐年增多,主要集中在白领和全职太太两大类人群中。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下,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和疏泄,久而久之便会产生焦虑不安、精神抑郁、失眠等症状,重则诱发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
贾老师认为,像李卿这样的症状就是都市人常遇到的“焦虑情绪”。表现为紧张、担忧、口干、胸闷、心悸、出冷汗、厌食等。因为长期从事精神高度紧张的职业,没有及时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放松调节而产生焦虑情绪,进而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情绪。贾老师建议,在接受高难度的工作挑战和心理压力下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合理调整情绪,保持愉快、开朗、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生活中寻找乐趣,增强自信,如在一定时期内自己不能调整,求助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综合治疗。
空巢之叹
面对人生的“空巢期”,忽视大意或成老人心理疾病的“隐形杀手”。
老年人的心理疾病大多不被自己及家人重视甚至曲解,这成为横亘在心理咨询师面前的一道坎。
社会老龄化的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也渐渐显现。通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科专家指出:“现在,不少老人对心理健康的重视,远远不如对生理健康的重视。”李建华介绍说,老年人由于对心理保健缺乏必要的认知,常常讳谈心理问题,从而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另一方面,子女不懂得正确引导、积极配合,也成为老人心理疾病蔓延的原因。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对经济条件很好的老年夫妇,退休不久,事业有成的儿子刚娶了一位能干的妻子,本是件好事,却引发了一场两代人的“战争”:
为儿子买了婚房后,老太太时常趁儿子媳妇不在,进来当“田螺姑娘”:看到衣服还没洗,赶紧洗了;看到儿子袜子破了,立马买一打放家里;还煮好汤,等儿子回来喝……“你妈把我当摆设吗?”终于有一天,媳妇忍不住爆发了。她的对策是,把这套房子卖掉,换了另一套,不让婆婆接近。而儿子也选择了逃避母亲。
顿时,老太太感觉精神几近崩溃。更不明白,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
专家对此分析说,儿子结婚后,老人的角色没有转化过来,心理“纠缠”在对儿子的依赖上,没有给予下一代足够的个人空间。儿子媳妇在此事的处理上,也表现出沟通不够、比较自我的一面,导致老人形成了心理创伤,如果不及时进行危机干预,老人可能产生创伤后遗症。
社会老龄化的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也渐渐显现。通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科医生告诉记者,目前我市很少有老年患者来做心理疏导,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没问题,不用看心理医生。其实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确实存在,特别是单身的老人,他们需要社会、家庭、子女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爱,帮助其缓解难以承受的心理之重。
专家告诉记者,当前“空巢老人”大概有三种。一种是“真空巢”。主要表现为没有子女,老两口相依为命,或是一人独守空房;第二种是“形式上的空巢”。子女在外地工作或子女虽在本地,但不住在一块,很少见面;第三种是“无形的空巢”。虽然和儿女一起住,但由于儿女工作忙,疏于与他们沟通。
专家表示,空巢老人首先应该融入社会,扩大自己的活动范围,不要局限于家人。还要培养自己的兴趣,让生活充实,养宠物只是一种精神寄托。另外,她建议老人多与别人交流,到外面走走,广交朋友。遇到问题时也可采用听音乐、看电视、找知心朋友诉说等方法转移和缓解心理压力。
专家提醒空巢老人的子女,应常回家看看,多从精神上关心父母,若发现老人有心理异常,要及时带老人看心理医生,尽早治疗。
从“心”育人
“孩子上初中以后感觉变了一个人,非常叛逆,根本就听不进我说的话,每天回到家就关起门,吃饭都叫不出来,还特别爱玩手机,你一说他,他就发脾气。该上学的时候也不去学校,甚至厌恶学校跟老师……我们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啊?有什么方法能有效解决的?很着急!采访中,不少家长对孩子的心理问题感到头疼。
通辽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卫生科主任李淑艳说,近几年,中小学生群体精神心理障碍罹患率逐步上升,极端的自杀、恶性事件频发,学生群体的精神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高度关注。国家卫健委发布《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中,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李淑艳分析,学生可能受到一些陈旧观念的影响,或者看到一些网友对抑郁症患者群体的极端评论和攻击后,会对抑郁症产生误解,进而害怕心理体检,害怕被发现、确诊有心理疾病。家长孩子都想隐瞒的动机主要有两个,一是害怕外界异样目光,二是担心影响学习,会被休学。如果隐瞒、不及时接受干预,后续学生的症状加剧、难以自控时,完全有可能在公开场合出现极端的、异常的言行举止,这更容易引起别人的恐惧,引起的病耻感会更强。
“不愁吃,不愁喝,不知道这孩子有啥抑郁的?”很多家长一直抱怨,越来越搞不懂孩子的心。李淑艳表示,“不懂孩子的心绝非个例,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带孩子来到医院,向我们寻求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业帮助。从两个角度看,一是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孩子多了,二是主动寻求专业帮助的家长多了。积极求助本身就是一种能力,出现心理问题积极求助是负责任、有智慧的表现。”
李淑艳介绍说,青少年发病较多的精神分裂症,和家庭教育、父母相处的方式、父母为人处事等因素密切相关,这些心理短板直接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孩子往往在幼儿园升小学、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的几个阶段就会出问题,我们社会、学校、家庭都会忽略这块。
那么,衡量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有哪些呢?李淑艳说,国内公认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为具有充分的适应力,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不脱离现实环境,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善于从经验中学习,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像健身一样的健心”。 李淑艳说,多年的临床经验表明,良好的家庭氛围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惩罚是短期有效但长远有害的管教方式,比惩罚更有效的是理解并尊重孩子的情绪和需求。对孩子成长而言,家长的评价非常重要,要学会认可欣赏,理性看待孩子间的差异,尊重每个孩子自身的发展节奏和特点。父母需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反思和成长,同时要把握好尺度,既要支持引导,积极鼓励,又不要操之过急,盲目干预。
“孩子是未来,是希望,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存在规律性。每个孩子都有自身的特点,家长和老师要多了解、多尊重、多鼓励、多支持并进行科学引导。”李淑艳说,青少年时期是人格形成的重要节点,这个阶段孩子会越来越在乎自己的感受,在人际交往中特别注重感情的交流,并开始与父母做分离,很多心里话会先和好朋友说,然后是老师,最后才是家长,这类“问题”其实是常见的过程,会随着成长逐渐消失。家长有时可能会夸大或忽视孩子的“问题”,这就需要去学习、去沟通、去了解,要开放地听取他人的反馈,或向专业人员求助。
“教育是言传和身教,用生命影响生命,而健康的心理是取得成功的良好开端,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成就健康的人生。”李淑艳告诉记者,青少年健康成长不仅与学校教育和家庭环境有关,同时还需要有更多途径的心理健康普及活动进入校园,为其营造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期望社会各界关注精神卫生,消除歧视和偏见,形成尊重、理解、包容的社会环境,让每一个有需要的人能够自如地寻求专业心理帮助和支持。
在这里,记者用作家三毛的一句话作为结语:“生命真是美丽,让我们珍爱每一个朝阳再起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