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悦
今年暑假,奈曼旗青龙山镇平房村的9名大学生利用空闲时间组织开展助学志愿服务活动,让村里的孩子度过了一个充实的假期,也减轻了家长的负担,引得全村人点赞。
每天不用家长催促,孩子们便早早地背上书包前往学习室。说是学习室,实际上是由村部会议室临时改成的,环顾四周,有整齐摆放的桌椅,还有罗列着各类书籍的书架,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学习活动场所。
“一开始大学生跟我提助学义教的事,我就非常赞同。把这个想法告知村民后,大伙儿也觉得这是个好事。”平房村党支部书记王守君说。得到了大家的支持,王守君马上开始着手推进,组织有意向的家长签署承诺书、给参加志愿服务的大学生排班、增添桌椅……很快,村里的孩子们就有了一个安全、快乐的学习场所。
从幼儿园小朋友到高中生,学习室里每天都挤得满满的。发起本次助学志愿服务活动的王旭几乎每天都到岗,这样的生活令她感到非常充实。
谈到助学活动的初衷,王旭说:“我的暑假有两个月,学习任务比较轻松。因为我们村的孩子比较多,经常听一些家长抱怨说,孩子放假在家无人看管,总是玩手机,所以我就想通过这种方式帮一帮他们。”
王旭就读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是一名大二学生。对于志愿服务,她并不陌生,在学校,她经常参加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回到家乡,担任过村级防疫志愿者。但作为助学活动的发起人还是第一次,这样的身份让她感到有些压力。
“幸运的是我遇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大家齐心协力做好这件事。”王旭说,因为缺少经验,他们经常坐到一起商讨
教学方法,助学过程中,也是经常复盘遇到的问题,共同寻找改进方法。为了使课堂有声有色,除了学业上的辅导,他们还安排了讲红色故事、清理杂草等内容,让孩子们能够劳逸结合,快乐成长。
“平时相处过程中,我们把他们当成弟弟妹妹一样看待。刚开始时也质疑自己能不能做好,慢慢相处下来后,跟孩子们打成了一片,特别有成就感。”参加义教的大学生潘利群说。
爱是双向奔赴的,孩子们也十分喜爱这9名“老师”。来这儿的孩子从最初的十几个,渐渐达到30多个,甚至还有邻村的家长慕名将孩子送过来。
“我很喜欢大哥哥大姐姐,也喜欢在这里学习。”读小学二年级的张偲涵表达着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喜爱。收到孩子的反馈,家长们则更放心了。
在奈曼旗,返乡大学生已成为志愿服务的中坚力量。今年暑假,该旗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联合共青团奈曼旗委员会开展了暑期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活动,积极引导和鼓励返乡大学生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参与公益事业、文化宣传和乡村振兴,共吸引235名大学生报名参加,他们像王旭、潘利群一样,为家乡的发展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