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轩
李喜利,扎鲁特旗格日朝鲁苏木芒哈吐嘎查牧民,一家四口人,爱人与他养羊,孩子们都在读大学。国家的好政策、好形势,让他的家庭与主要经营的合作社在致富道路上前进。
说起家风家训对李喜利的影响,李喜利想起了自己的爷爷。老人家虽说离开他们10年了,但是老人教训他的话还记忆犹新。记得第一次把羊全卖掉,改变传统养羊方式,老人家就一天去他家三四次,说他们两口子过日子可不能不务正业,不能“五马倒六羊”,要懂得感恩,讲良心,不能做伤天害理的事,说了一大堆古训。听了爷爷的话,受到长辈们的言传身教和榜样示范,他们两口子最终选择了在村里搞合作社,通过合作社来团结父老乡亲,共同致富。
他的妻子叫王成华。自结婚以来,对他做的事情都极力支持,特别“给力”。记得2001年的时候,他预测羊市场价格要有变化,传统的羊品种要淘汰,市场价格要走低,必须改变新品种,就做出了把羊全部卖掉的决定。她当时同意了,可是当他把羊赶出牧场的那一刻,她却转过身去流出了泪水,那可是600多只羊,是夫妻二人几年辛苦经营的全部。他知道妻子内心的不舍,只是为了支持自己才忍痛卖了。还有一次是在2015年,他想扩大合作社养殖规模,但是缺少资金。正巧听说全国开展第二届青年创业大赛,如果参赛项目好,就能争取到项目资金,李喜利与妻子一商量,她不但同意了,还与他一起去参加了比赛,在通辽站获得了全市第二名,并代表全市去包头站打全区的比赛,获得了预赛第四,决赛第八的名次,也因此得到了项目支持资金。
对于生活贫困的父老乡亲们,他用个人信誉与合作社给大家做担保,帮着协调银行的低利息贷款,少则2万—5万元,多则8万—10万元,全村少时二三十户,多则六七十户,一用就是六七年。他积极带动乡亲们搞科学养殖,都来圈养合作社的新品种“蒙赫赛恩”羊。以往普通品种传统养殖一年3个以上劳动力养殖300只羊,一年利润5万—8万元。如今加入合作社后,每户30只一组计算,他给大家提供资金、草料、养殖技术、防疫、保险,提供高于市场同期价格的30%以上回收羔羊,一个人一年就能赚纯利润5万—8万元。为了利润最大化,他还搞屠宰、加工、包装、深加工,做成产品销售,去赚产品的附加值,这样他与乡亲们便形成了合作共赢、互相帮忙的发展模式。
如今,他们的步伐走出了村庄,梦想在时代前进的潮流之中走的更远。小家殷实,大家富裕,国家富强,只要体力允许,李喜利愿一直走下去,不负“文明家庭”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