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第1B版:要闻 下一版  
下一篇

让“绿色家底”更厚实

——扎鲁特旗推进生态修复治理打造绿色生态屏障

本报特约通讯员 白敖敏 通讯员 扎来特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旖旎风光和良好生态,是扎鲁特旗引以为傲的“绿色家底”。近年来,扎鲁特旗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旗”发展战略,坚持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把生态治理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保证了全旗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发展。

连日来,乌力吉木仁苏木苏布日根塔拉嘎查人工种草基地里人头攒动、机声隆隆,几台大型播种机穿梭种植草籽,一片繁忙景象。嘎查党支部书记哈日毛敖介绍,7、8月份是种植牧草的最佳时期,有利于牧草早期生长,避免了杂草争水、争肥,降低了管理的难度。今年,苏布日根塔拉嘎查种草面积达到了6万亩,比去年增加了两万亩,主要对林地退化的草坡进行修复。

“原先,随意放牧导致草牧场严重沙化,草畜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从2020年开始,旗林草局拉围栏修复、种草,我们也积极转变传统畜牧方式,现在草牧场恢复得挺好了。”哈日毛敖说。

站在基地最高处,极目远眺,四周是满眼的绿色,初秋微凉的风轻抚着面颊,一阵清新的草香味飘浮在空气中,沁人肺腑。苏布日根塔拉嘎查的变化,正是扎鲁特旗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厚植生态底蕴,探索草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转型升级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实现草原保护、畜牧业发展、农牧民增收良性循环的生动实践。

“我们苏木今年更新采伐痕迹700亩,新造林1000亩、补植1500亩;全面落实生态保护舍饲禁牧政策,完成草地改良4.47万亩、草地围栏7.5万亩、种植紫花苜蓿4500亩,全苏木产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乌力吉木仁苏木副苏木达金虎说。

在巴彦塔拉苏木西巴彦塔拉村的西面,万亩樟子松枝繁叶茂、连绵成片,聚拢成一片林海,风景如画。护林员们每天早出晚归奔走在山林中,巡山、护林、防火、灭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辛劳和汗水筑起一道森林“防火墙”。

护林员魏凤龙说:“近几年,随着一系列生态保护政策措施实施,环境逐渐改善,村民生态保护意识也在不断提高。现在,松树存活率已经达到了100%。”

自2016年起,巴彦塔拉苏木实施生态综合治理项目,项目共涉及周边3个村屯,辐射面积3万亩。该苏木始终坚持环境就是民生这一标准,管、封、退、守综合施策,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巴彦塔拉苏木副苏木达谢明明表示:“我们严格落实上级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切实做到全年禁牧无死角。设置禁牧举报电话,加大围封力度,扎实做好辖区内山洪沟治理工作,吸引周边企业助力,不断扩大辖区绿化面积,实行护林员分区、分段管护现有退耕还林,扩大无立木林地项目宣传力度,为全旗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出应有贡献。”

“近年来,我们深入推进禁垦禁牧和草畜平衡工作,2022年全旗共签订禁垦禁牧和草畜平衡责任状 257份、责任书17779份,深入推进义务植树及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目前完成义务植树670亩、7.5万株。同时,还结合各苏木镇实际情况进行森林草原防火宣传,对重点地域、敏感时段、重点对象进行梳理、分析,在全旗范围内设立了8个防火检查站,管控了火源进山进林问题。”扎鲁特旗林业与草原局副局长张迪说。

扎鲁特旗作为全市重要的生态屏障、水源涵养地,多年来始终在发展中保护、保护中发展,有效提高了绿水青山的“颜值”,增加了金山银山的“价值”,把绿色发展理念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实现了草原保护、畜牧业发展、农牧民增收的良性循环。截至目前,全旗有林面积683.63万亩,林木蓄积量达544.330万立方米,林草覆盖率达到85%。该旗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生态与保护建设示范旗、全国森林防火先进单位、全国林业系统绿化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版权所有 ©2022 通辽日报 蒙ICP备 1020019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