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第1B版:要闻 下一版  
上一篇

风雨同舟 众志成城

——科左后旗抗灾救灾纪实

本报记者 王晓飞 特约通讯员 赵文嘉

7月中旬以来,科左后旗境内普降暴雨,局部特大暴雨,最大降雨量达691.9毫米,此次降雨集中、强度大,造成了严重洪涝灾情。

全旗农作物受灾面积195.8万亩,受损棚舍701座、50741平方米;水毁通村道路87.296公里,冲毁过水路面及涵洞105处……累计18个苏木镇(场)受灾人口超25万人,已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共计10.3亿元。

在大灾面前,科左后旗党员干部群众风雨同舟、心手相连,共同唱响一曲嘹亮的抗天歌。

迅速行动 沉着应对

入夏以来,后旗部分地区因持续强降水出现严重内涝,致使农作物大面积受灾减产甚至绝收。一些房舍被积水长期浸泡,群众财产遭受不同程度损失。灾情发生后,市旗两级高度重视、迅速响应,有序有效开展排涝救灾工作。科左后旗启动救灾应急响应,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密切配合,沉着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害。

旗委政府领导靠前指挥,成立旗防汛抗旱指挥部,多次召开防汛工作会议,科学分析研判全旗防汛形势,全面部署指导防汛救灾工作。各级领导干部现场协调解决问题,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有效推进防汛抢险救灾各项工作。

强化指挥体系建设,该旗指挥部与各苏木镇之间建立视频调度系统,24小时防汛带班值班、“日报告”“零报告”,抽调防汛工作重点部门专业人员组建防汛工作专班,各部门细化责任,明确完成时限,确保职责任务落实落地。

党群同心 其利断金

在双胜镇七十二天地村防汛一线,一面鲜艳的党旗迎风飘扬,镇村党员干部和全村男女老少上百人装沙袋、垒堤坝,筑起了一道水上长城。村民张国军光着脚在水中、岸边忙碌。他说,作为七十二天地村村民,有责任有义务守护家园。

面对强降雨,双胜镇启动东辽河抗洪防汛预案,对7处险工险段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巡堤制度,对东辽河沿线涉及8个村国堤破损15处进行维修加固,双胜镇各村均组建了30人的防汛抢险队伍,由有经验的老同志和身强力壮的中青年组成,每村准备防汛专用车辆。全镇第一梯队730人上堤巡查抢险,组织沿线群众对河滩地进行抢险。组建25个“党员志愿者服务队”“防汛抢险党员先锋队”,彰显党组织的凝聚力。

“胜利农场四分场堤坝决口,需要突击队马上抢险。”7月的一晚,东升村党支部书记王君接到双胜镇指挥部指令后,立即赶到现场。堤坝开了10米长的大口子,洪水湍急,王君二话不说跳进水里,用身体去堵决口。看到王君跳进水里,村里的几十个突击队员也都跳进水里,排成人墙,用沙袋堵住决口。王君和突击队员一直奋战到凌晨,终于堵住了决口。上岸时,王君满身是泥,手脚泡得已有些浮肿,眼中布满红血丝,嗓子也哑了,他已三天三夜没合眼了。

常胜镇在排涝干渠、在农田积水区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干部24小时不间断值守;在新生屯村沟渠疏通现场,村庄积水无法流出,党员干部不顾个人安危,潜入水中疏通涵洞内淤泥;巴胡塔苏木霍拉吐敖包嘎查伊辽排干河道水位不断上涨,嘎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的“急先锋”志愿者突击队装沙袋、筑堤坝、保安全;在甘旗卡镇主城区,11支党员志愿者突击队全体出动,对甘铁排干进行清淤疏通,对涵洞的泵站进行清淤检修,清掏主城区井篦和收水井;该旗污水处理厂采取叠坝、提升加压水泵等方式,防止水位增长返流;该旗城镇公共事业服务中心足额储备防汛抢险应急物资和机械设备,成立五个建筑工地防汛党员小分队,强化应急救援力量;后旗供电公司共产党员突击队58人进入东大荒地区开展防汛抗洪保供电工作……全旗参加救灾人员16.87万人次,出动车辆3527台次,清理淤泥排干45.5公里。各苏木镇场、嘎查村均成立了防汛留守队和防汛支援队。

在科左后旗防汛抢险救灾的现场,到处都能看到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万众一心的身影。他们吹响了防大汛、抗大险、保民生的冲锋号,共同构筑保卫家园的“生命堤坝”,汇聚起了无坚不摧、无难不克、无往不胜的强大力量。

安置群众 温暖人心

抗洪抢险,人民生命高于天。截至8月6日,该旗紧急转移安置人口2012人,其中集中安置74人,以投亲靠友等形式分散安置1938人。

把每一位受灾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后旗各有关部门党员干部深入各村,逐户排查险情,第一时间帮助群众做好救灾和灾后保障工作,解决受灾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对基本生活存在较大困难的受灾群众,及时落实帮扶措施,防止因灾致贫返贫现象发生。抓好老少病残孤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关爱帮扶,应急、民政等部门加强信息互联互通,对受灾区域的低保、特困供养人员等民政服务对象开展摸排核查,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兜底保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该旗强化应急物资保障,已向各苏木镇场和相关部门拨付2497万元防汛资金。除各苏木镇场自筹物资外(折合资金约5461万元),该旗救灾物资储备库紧急调拨编织袋、铁丝网兜、排水泵、发电机等各类物资用于受灾地区救灾抢险。同时根据各地遭受损失实际情况,启动灾后重建工作,尽快恢复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组织发改、农牧、水务等部门加快谋划项目,积极向上争取设施农田、水利等工程项目,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组织受灾苏木镇(场)开展生产自救,协调督促有关保险机构及时开展勘查和理赔工作,引导社会组织参与防汛救灾和慈善捐赠活动,发动受灾群众外出务工,尽可能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版权所有 ©2022 通辽日报 蒙ICP备 1020019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