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第7B版:社区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红星街道“5+2”模式持续推进文明城市提升

本报记者 李肖峰

连日来,科尔沁区红星街道党工委领导亲自带领全体干部职工、社区志愿者,组成7个督查组,兵分多路,发扬“5+2、白加黑”精神,采取拉网式排查,查漏补缺,对街道辖区内的背街小巷、环境卫生、占道经营、违法小广告、车辆乱停放等方面的乱象进行集中整治,不断加大破解难题的力度,力争消除“失分点”,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士气,全力以赴助推文明城市建设提升工作。

加强领导,有序推进提升文明城市创建

红星街道每天召开创城工作推进视频会议。在抓好自身工作的情况下,形成工作闭环,确保沟通顺畅,工作不留遗漏。

明确职责后,街道主要领导带队,各相关科室深入点位现场办公,对社区和小区以及自治区级文明村的宣传氛围、环境卫生、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及微型消防站设置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当场处理,立行立改和限时整改相结合,确保工作高效率,整改无死角。

加大宣传,营造浓厚创建氛围

红星街道在23个村居设立了公益广告、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栏、健康教育宣传栏、道德模范宣传展板。为让这些宣传阵地切实发挥作用,街道持续开展多样化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号召辖区党员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清洁小区环境、劝导不文明行为,在辖区形成人人参与创建的浓厚氛围。

开启5+2、白加黑模式,持续改善环境卫生

助推文明城市建设提升,红星街道采用“十八字”工作法,即“通知到、现场认、留痕迹、帮忙干、敢担当、善发动”。

清理活动中,街道、社区秉承“敢担当”的工作精神,在劳动中突出“干”字,出人、出力帮助居民清理,形成了全员上阵、共同参与的建设文明城氛围;社区志愿者在日常的环境卫生清理工作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他们不怕脏,不怕累,将自己负责的卫生责任区按要求打扫干净。

此外,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以“马上办、钉钉子”精神,联合相关部门,放弃休息,连续作战,持续发力,合力攻坚解决小区环境顽疾。

建设文明城市并非一日之功。接下来,红星街道将在标准上再细致,对照问题台账,精准施策,及时整改,推进创建工作有序开展;在宣传上再用力,大力开展文明行动,提升广大群众参与创城的积极性;在措施上再深入,整合保洁员、综合行政执法队、协管员、网格员、志愿者等人员力量,做到集中创建与经常性管理有机结合,全力以赴建设人居和谐、宜居宜业的美丽街区。

版权所有 ©2022 通辽日报 蒙ICP备 1020019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