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第7B版:文荟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烽火通辽城(184)

文/周德军

(接上期)

“万字会有一个苏军的粮食仓库,据可靠情报,那个苏军少校马克西姆决定把仓库里存放的二十吨粮食留给徐永清。明天你出城,亲自找到金宝山,要他抓紧给共产党放把火,让徐永清没有粮食吃,不能自保,就难以维护通辽治安,再由刘金正出面发难,把徐永清挤出通辽。这样,共产党当然不会乖乖就范,而张家榘也一定会站在他老丈人一边,这样,他张家榘还能不跟徐永清翻脸吗?”

接下来,张晋武如此这般地向闵效山做了安排,闵效山离开了。

闵效山出去后,张晋武来到了后屋。此刻,陈泽芳正看着墙上的地图思索着。见张晋武进来,她问道:“走了?”

“嗯。”张晋武应着坐了下来。

坐在桌旁的王文民指着手里的报纸,说:“二位,看到今天的报纸了么?通过蒋委员长对毛泽东的三次电邀,从8月30日至10月8日止,蒋委员长同毛泽东会谈了4次,又经过由周恩来、王若飞同张群、王世杰、张治中和邵力子的接触,历经40几天的沟通,在10月10日的下午,周恩来、王若飞和我党的王世杰、张治中、邵力子,在重庆桂园一楼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哦,对了,报纸称这叫《双十协定》。”

“报告。”

“进来。”

管薇手拿电报纸进来,报告说:“长春发来最新战报。”

王文民接过电报,大致浏览了一遍,说:“诸位,从刚刚发来的这份战报上看,国军针对中共晋冀鲁豫解放区的部署已基本就绪。为此,中共西满军区的大部分兵力受此牵动必然要领命南下增援。由此看来,共产党能够留在本地的兵力是十分有限的。而苏联人又不可能永远赖在这里不走。假如苏联人走了,那么徐永清能够镇守通辽城的兵力就十分有限了。”

张晋武说:“就算是徐永清自己的保安总队,再加上夏耕晨的敢死队,恐怕也有一个营的兵力呀。”

王文民说:“他们说是有一个营,要我看啊,实际上也就两个连多一点儿。沈大雷的那个连算是强的吧,兵力也超不出七十人。所以,我认为,依我们现在这个实力,只要苏联人一走,我们就已经基本上能够操控通辽和周边地区的局面了。我想,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努力去引导金宝山归顺国民政府。把他收纳到我们的旗下。”

张晋武说:“只是金宝山目前还在犹豫呀。”

王文民说:“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这个道理他金宝山能不明白么?”王文民把电报纸放到桌子上,坐了下来:“如果他真的不明白,那好,我们就把他逼明白,决不能容他首鼠两端。”

陈泽芳把手中的地图杆放到桌子上,对管薇下达命令:“立刻给行辕发报,讲明金宝山在本地的势力范围和争取他的重要性,让行辕帮我们努力,逼金宝山为我所用。”

管薇答道:“是。”转身出去。

初冬的西辽河畔,枯黄满目。偶有冷风掠过,那经霜的叶子便纷纷脱离树枝,在半空中瑟瑟飘飞。

与陈泽芳漫步在西辽河大桥上,韩庭峰在被苏军坦克进城时压得塌裂了的桥面跟前停下脚步,他试着在塌陷处跺了跺脚。尔后来到桥栏边,手扶桥栏,望着那奔腾的河水,长舒了一口气,说:“据我们在徐永清身边的内线报告,苏联人,终于要走了。”

一旁的陈泽芳点了点头,说:“这对于我们来说,可真是件好事啊。”

韩庭峰遥望着城里那缕缕升起的炊烟,表情复杂地摇了摇头,说:“可对于这座城市来说,却未必是一件好事啊。这里,将会面临着一场血雨腥风。”

陈泽芳问:“你下一步打算咋办?”

韩庭峰说:“苏联红军撤出通辽,徐永清和夏耕晨的后台没了,该我们登台了。”

陈泽芳问:“在这个时候跟徐永清摊牌,我们有多少胜算?”

韩庭峰呵呵一笑,说:“百分之八十。”

“这么有把握?”

“是啊。”韩庭峰说:“除了我们公开的自己人,他徐永清怎么也不会想到,他手下的中队长闵效山和侦察队长李荫亭,都已经被我们策反,成了我们的人。”

陈泽芳问:“在徐永清的保安总队里,现在有多少我们的人?”

韩庭峰说:“把闵效山他们能够控制的兄弟和我们原有混进保安总队里的自己人加在内,现在在保安总队里能听我们使唤的力量,至少有40人。另外,东科后旗的金宝山已经接受了我东北行辕任命他为东北保安独立支队司令的委任。一旦通辽发生战事,金宝山也会在第一时间驰援。”

陈泽芳面露笑容,说:“好!那就把我们党部的牌子挂出去,跟共产党摊牌。”(待续)

版权所有 ©2022 通辽日报 蒙ICP备 1020019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