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邵南
天天住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特别渴望楼下街头转角有一个鲜花盛开、树木葱郁、曲径通幽的小公园。这些都不是问题,“口袋公园”喊你去逛逛。
为了全面提升中心城区园林绿化景观,提高居民生活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年初,市委、市政府提出,深挖城市闲置土地,结合裸土复绿、老旧小区改造、拆迁腾退地、城市边角地等,因地制宜新改建一批小而精的“口袋公园”,为市民提供更多休闲游憩的户外景观。
“口袋公园”也称袖珍公园,指规模很小的城市开放空间,常呈斑块状散落或隐藏在城市结构中,通过绿化种植,配置座椅、廊架等便民设施,为居民提供服务。城市中的各种小型绿地、小公园、街心花园、社区小型运动场所等都是身边常见的“口袋公园”。
我市“口袋公园”改造工程分为三类:一是功能性、景观性不佳的,实行重点改造。另一部分是具备一定功能景观属性,但是因为建设年代久远、设施陈旧,采用精细化养护的方式,进行提档升级。还有一部分,由各大国企、市住建局发挥其社会责任,认领并出资建设。我市结合“城市更新”大背景,充分考虑待改造绿地的定位,因地制宜制定了几个不同的思路和目标,保证了改造工作顺利开展。目前,已建成42个“口袋公园”并投入使用。
下面,跟随记者去已建成的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口袋公园”溜达一圈。
首先来到第一站,胜利河街心游园。游园里游人如织,孩子们在游园里蹦蹦跳跳、奔跑嬉闹,大人们坐在一旁聊聊家长里短,这些都是这座小游园带给大家的幸福。带着孙子游玩的朱女士告诉记者:“这个公园就在我们小区旁边,彩色的路面很漂亮,各种花花草草看起来让人赏心悦目,还有小亭子和健身器材,大家都很喜欢在这里玩儿。”
胜利河街心游园是我市盘活城市“边角料”,进行提档升级的典型。游园改造前是防护林带,栽植密度大,设施老旧,铺装破损严重。公园改造理念是打造休闲、游玩的生活空间,满足周边居民对游园的功能需求。采用新型建筑材料“EDPM”,通过色彩的跳跃变换,打造新鲜明快的视觉效果。通过调整“常绿落叶乔木、宿根时令花卉、造型和原生树木”的植物搭配方式,打造游园“春夏开花、秋季观叶、冬季有形”的四季景观。改造中,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贯彻始终,采用下沉式绿地设计,最大程度涵养水源,滋养绿地。倡导节约型园林理念,避免“大树进城”,破坏景观生态,将现有苗木全部保留,适当增加乡土树种,通过点对点精细化修剪养护,打造适合环境需求的景观造型。改造后的胜利河街心游园面积8000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6300平方米、硬化面积1700平方米,凉亭、灯具、健身器材等配套设施齐全,已成为周围小区市民的“网红打卡点”。
第二个“打卡点”是会展中心游园,记者赶到时,很多人在游园里拍照留念。市民韩永梅正带着儿子在这里溜达。她对记者说:“我感觉这个游园设计的‘高大上’,趁着假期,这几天我都来溜达,在家门口有这么好的游园是一种幸福,我要为城市管理者点赞,真的很用心。”
会展中心游园位于阿古拉大街以北、保康路以西,占地面积7400平方米,其中硬化面积1200平方米,绿化面积6200平方米,配套设置了休息廊架、灯具、喷灌等设施。
这个游园原来由三部分绿地组成:一是东南角的街角小游园,二是会展中心的附属防护林带,三是满栽金叶榆的道路附属景观带。整片游园绿地面积大,但是不可进入,不具备行走和休憩的功能。现状场地长度、宽度较大,具备良好的改造条件,因此考虑改造为“带状游园”,由南向北打通整条景观带,植入慢行系统、新增服务设施,串联起一条绿道。
同时,围绕会展中心展示展览、科技创新的功能,对该处游园改造植入一些“新”的东西来贴合定位。一是打造花境。共使用60余种花卉和草本,结合白色洗米石、瓶瓶罐罐,打造“以小见大”的花境微景观。二是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整个口袋公园铺装采用50厘米土石基层透水混凝土材质,短时强降水50毫米以内不会积水,在冬季也能保障雪后不会出现冻胀问题对结构造成破坏。三是节约型绿地建设。布设节水灌溉系统,采用滴灌和喷灌的方式比传统大水漫灌的方式节约2/3以上的用水量,而且“细水长流”的灌溉方式,更利于苗木的吸收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