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通讯员 胡建华 通讯员 郭大蕾
走进开鲁县吉日嘎郞吐镇吉日嘎郞吐嘎查金花家的大院儿,40多人分兵把守在各自的“阵地”,起葱、去杂、称重、包装、入库……一派丰收场景。
“在董敏的指导下,今年我在园子里种上了香葱,目前香葱的价格是1.5元一斤,一亩地能收获四五千斤,除去成本,能剩5000元。二茬还想种香葱,两茬加起来一亩地能净剩1万块钱!”金花边整理手中的香葱,边满脸喜色地算着增收账。
金花介绍说,她家的菜园近5亩地,往年都是种玉米或红干椒等作物,一亩地最多收入2000元。今年种香葱,收入翻了好几番。是董敏帮她找到了来钱道儿。
金花反复提到的董敏是谁?他与香葱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在金花的带领下,笔者见到了正在装车的董敏。这个面色黝黑的中年男子告诉我们,与香葱结缘,源于三年前看到的一篇关于辽宁省新民市发展香葱产业的报道,可观的收益引发了他强烈的兴趣,于是多次奔赴新民,学习种植技术、了解销售门路,并于2020年小面积试种。有了成熟的种植经验和稳定的销售市场后,董敏便带领乡亲们一道搞起了香葱种植。
收过废品、开过摩托车配件商店、干过洗车行,最后一篇新闻报道改变了董敏的人生轨迹,从农家院儿走出来的他,再次回归黑土地,耕耘新梦想。
“这几年香葱一直很火,亩纯效益在五千块钱左右,而且还能种两茬,二茬种白菜、香菜都行,如果春播早还能再种一茬香葱,平均亩纯收入在七千块钱左右。”经过三年的发展,现在有15户老乡跟着董敏种香葱,面积达到400多亩。“来年准备种1000亩,带领广大种植户一起发家致富。”董敏对未来发展信心十足。
花若芬芳,蜂蝶自来。辽宁新民客商闻“香”而来,开着冷链运输车驻村收购香葱。“通过董敏知道开鲁这边有香葱,我们就来上门收购,香葱的质量还挺好的。以后种植面积增大了,我们就在这常年收购。”客商李军说,香葱主要销往北京和西安。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产业发展,需要能人带动。董敏说,他愿意带着父老乡亲念活蔬菜种植经、唱响富民增收曲,把开鲁产的蔬菜送到大都市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