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第2B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王宝侠:奔走田间地头 只为硕果压枝

崔国海 白阳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有义务将科研成果写在科尔沁大地上。”这是市政协常委、市林科院副院长王宝侠常说的一句话,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实验室里,她是果树育种专家;在田间地头,她是果树栽培行家。在“塞外红”苹果培育推广领域,王宝侠有着20余年的亲身经历和实践经验,“塞外红”苹果从选育成功到通过国审,再到栽植面积近30万亩,预计丰产期可实现产值20多亿元……这些令人惊叹的数字背后,王宝侠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和汗水。

她率领科研团队克服经费紧缺、技术力量薄弱等重重困难,深入基层多方调研、建立试验点、开展技术攻关,最终突破核心技术,成功选育出“塞外红”苹果,并通过国家林木良种审定。目前,“塞外红”苹果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通过国家林木良种审定的苹果品种,通辽市“塞外红”育种基地成为全区首家寒地苹果育种基地。

为了普及“塞外红”苹果栽植技术,王宝侠组建果农微信群,利用休息时间进行“直播”,耐心细致地解答果农提出的问题,直播间粉丝量超过5000人。她多年如一日,始终奔走在田间地头,无论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在果园里都能见到她的身影。一张木桌,一块简易黑板,周围聚集着求知若渴的果农,这就是王宝侠的田间课堂。“王院长,我家的果树出问题了,您能过来看看吗?”……每年果树生长季节,她的手机总是响个不停,同事们都说她的电话是“通辽热线”。多年来,她几乎走遍了全市每个“塞外红”苹果园,指导示范园建设,举办培训班传授果树栽培新技术,解决果农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大家风趣地称她为“塞外红之母”。

科尔沁区大林镇西归力村村民王连和家有6亩果园,在王宝侠的帮扶下,他家的果园成了远近闻名的示范园,每亩年均收益万元以上,老两口逢人便讲:“我们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这都要感谢王院长的指导和帮助啊。”像王连和夫妇这样,在王宝侠的帮扶下靠栽植“塞外红”苹果增收致富的果农还有很多。同时,她还将“塞外红”苹果推广至全区各地,经她指导的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赤峰市等地的“塞外红”苹果示范基地已发展到5000余亩,为“塞外红”红遍塞外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全力推广“塞外红”栽培技术的同时,王宝侠时刻牢记一名政协委员的职责和使命,在多年来与果农密切接触的过程中,她敏锐地发现林业附属设施用地紧缺是制约果农快速致富达小康的关键问题之一,近几年,她一直围绕这一问题和如何做大做强“塞外红”苹果产业写提案、交社情民意信息,积极为果农鼓与呼。2020年9月,《做大做强“塞外红”苹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社情民意信息被转报全国政协,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相继召开研究解决林业附属设施用地会议,陆续推出相关政策措施,困扰果农的问题解决了,王宝侠也被评为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优秀委员”。

版权所有 ©2022 通辽日报 蒙ICP备 1020019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